给工商总局提个醒:权威发布还需慎重
工商总局近日发布了一个网购正品率调查,结果淘宝躺枪,在工商抽样调查中,淘宝正品率仅37%,而前段时间闹出假货新闻的聚美优品正品率却是100%,而最悲催的中关村在线,正品率为0,一时之间跌碎一地眼镜。 不过,淘宝并非随便揉捏的软柿子,淘宝官方微博随后针对工商总局的调查结果就予以了反击,并将矛头直指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司长刘红亮。 淘宝认为,工商总局的抽检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对于淘宝平台而言并不公平。而且工商总局抽检的中的三个商家,一家根本没有销售工商总局说的产品,还有一家是品牌商直接发货,另外一家淘宝通过核查,发现不存在售假,正在申请复议。戏剧性的是,工商总局随后回应说本次抽检是第三方做的,目的就是要找问题,并不是为了反应整个市场、网购领域的质量有多差,而仅仅是一个抽检结果,不能过度解读。 好吧,估计淘宝肯定不会在与政府部门打口舌官司这上面打马虎眼,所以,估计淘宝说的三个商家真是被冤枉了,工商总局的回应也能看出来到底是哪边底气不足。不过,我疑问的是,既然是工商总局这么正规的部门出的报告,其权威性以及对行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为什么会找第三方去进行调查呢?第三方又是怎么抽样调查的才能出现这样的“事故”?淘宝既然都能招聘几千人去专门针对打假建立相关部门,工商总局难道抽检个几十样商品都要依赖别人?是真的处理冗余人员进行太彻底没人干活了?如果真是这样,那都开掉算了,反正都要花纳税人的钱雇第三方,花钱谁不会? OK,我们再来回头看看去年双十一工商总局进行的抽检结果,在207批次的样品中,大部分为合格真品,发现的假冒商品占总样品的3.6%。同样是工商总局的抽查,同样是淘宝,一个正品率是96.4%,一个是37%。到底是淘宝自身在这一个月当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假货爆发,还是抽检的样本出了问题,一目了然。 而本次抽检的总体情况,工商总局本次抽检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淘宝网样本51个,正品率为37.25%。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的样本数量分别为20个、7个和10个,正品率分别为90%、85.71%和80%。聚美优品的3个样本均为正品;中关村电子商城的1个样本为非正品,正品率0%。 工商总局监测仅仅抽检了92批次的商品,且每个平台上抽检的数量、抽检的商品种类均不相同,但是报告内容上强化某某行业正品率低、淘宝网的正品率最低等内容,并不公平合理,极易误导消费者。工商总局抽了三个聚美优品样品,称“正品率100%”。抽了中关村在线一个样品,称“正品率0%”。网友神跟帖;“工商总局数学真好”。“哦,这个抽样还真奇葩,竟然还能出现0%,某医院被抽样一个病人病死了,那这个医院治疗患者死亡率就是100%。” 处理假货,消费者肯定都是举手欢迎的,但既然是工商总局这样的权威部门调查,其过程与结果必须严密,因为其公布的数据是官方数据,对于行业以及产业的影响毋庸置疑。如果因为一次不严谨的调查数据,而让消费者都望而却步,对于整个新经济的伤害将是永久性的,而这种伤害也与近期国家最高层倡导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刚刚,淘宝又发了一份措辞强烈的声明,并且实名投诉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程序失当”大家都理解,“情绪执法”却显露一丝端倪,到底这是一场打击假货的正常抽检,还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呢? 来源:创事记 文/杨剑
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9228.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