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披露白皮书 阿里这回是否还能扛得住?

市民王叫兽 阅读:81923 2015-01-29 17:30:21 评论:0

\ Bianews报道 日前淘宝官方微博直指工商局对于淘宝网方面的货品抽检模式“不妥”,甚至文末调侃工商局对于淘宝的抽检属于“吹黑哨”。 随后工商总局召开的发布会上,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副司长杨洪丰也回应了淘宝小二今天发出的质疑,称本次抽检与此前双十一、双十二的抽查委托的是不同的第三方,抽检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违法线索,目的就是要找问题,要通过抽检,维护消费者权益。本次抽查的数据并不是为了反应整个市场、网购领域的质量有多差,而仅仅是一个抽检结果,不能过度解读。 事情发生后各路媒体对于此事开始进行深挖和讨论,同时近日国家工商总局首度披露了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并对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事发第二天《白皮书》被挖出来公布,我们来看看白皮书中网监司以及地方局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行政指导的情况。 首先,网监司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网购乱象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指出其在平台内经营者、商品销售和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准入把关不严。一是平台内经营者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开展经营活动;二是平台内经营者未按规定亮明经营者身份;三是平台内经营者资质审查登记流于形式;四是用户ID 管理不严格;五是“拍卖会”涉嫌扰乱拍卖市场秩序。 2.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平台开办方对平台内商品信息的进入审查、日常监测、违规处置不到位,在处理权益受损者维权诉求和监管部门的执法协查时门槛偏高、效率低下。涉嫌在明知、应知、故意或过失等情况下为无照经营、商标侵权、虚假宣传、传销、消费侵权等行为提供便利、实施条件。 3.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一是违规促销;二是虚假宣传及广告违法;三是开展最高奖价值超过法定限额的抽奖式有奖销售;四是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过程中违背用户意愿附加不合理条件;五是使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犯消费者权益;六是存在商业贿赂行为;七是人为干扰信用评价不正当竞争行为;八是对商业欺诈处置不力;九是内部管理规则不合理。 4.信用评价存有缺陷。一是用户评价真实性难以考证;二是评分累计值参考因素单一;三是评分权限设置不合理。 5.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 对此阿里巴巴方面在白皮书中也有表态,阿里巴巴集团认为,目前自身存在的最大风险来源于三个方面,假货、知识产权和炒作信用。阿里巴巴集团对新兴市场管理经验不足,与监管部门沟通不够。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也表示要主动解决问题,完善相关措施并加强沟通理解,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建立与各地工商部门的沟通机制。 事情还没有完结,就在昨日晚间阿里方面也对披露《白皮书》一事进行了回应,称工商抽检结果公布前,九成商家商品已由淘宝自查完毕。此外,现已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 《白皮书》中列举的一条条“罪行”几乎将淘宝一棒打死,看的小编也是触目惊心,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近年来电商打假的问题,一直都在打但未必就打的完,在这一方面线上与线下是一样的,根结原因在于整个网络电商环境不规范所致也好,还是假货、知识产权与炒作信用也罢,用户现在的反应是什么呢?我想大多应该是处在“虱子多了就不再愁”的状态了吧。 大多数用户在去网购的时候都会以“赌”的心态进行下单,不得不说在电商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个现象实在有些悲哀,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真的有一天所有电商抽检正品率均为100%我想也很难再与用户之间建立较强的信用。除了打假表明自己是“白猫”外,这点是不是也应该成为今后电商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呢,但这绝不是用铺天盖地的正面广告能够换得来的。 假还是要继续打下去,下个阶段如何换回“真心”值得考究。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9223.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