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为何是部坏电影

市民王叫兽 阅读:80690 2014-12-26 21:44:13 评论:4

导语:自从《一步之遥》首映礼被任志强点评为“看不懂”后,“看不懂”已其最大的标签。从产品角度看,《一步之遥》是个坏产品,甚至是一部坏电影。 前天见了一个朋友,说刚看完《一步之遥》,说没看懂,还问旁边的朋友“是不是自己智商有问题”,最后,他们看了一半就退场了。 自从《一步之遥》首映礼被任志强点评为“看不懂”后,“看不懂”已经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标签。 这个号称要冲击20亿票房的电影,数字很难看:上映6天,票房3.7亿,单日票房已经不足2000万,拍片率从首日的53.21%已经断崖式地跌落到19.72%,还在持续下跌。而《智取威虎山》则凭借好口碑在12月24日达到35.49%的拍片率。 从产品角度看,《一步之遥》是个坏产品,甚至是一部坏电影。 1、姜文很聪明,他做的是“谜题电影”,但这次坑爹了。《让子弹飞》为什么火爆,就是有N多谜题,N多解读。《南方人物周刊》写过一个段子:一位视牛顿为偶像的画画朋友看完电影怒了:不带这么耍猴的,全是谜面!然后他考我:五加六等于几? 但这次《一步之遥》尺度有点大,没人能看懂,特别是在春节圣诞黄金档,这一个不能容忍的错误。知乎上一名叫白头豕的点评说:《一步之遥》不是艺术电影曲高和寡,而是商业电影欺诈观众 。 2、“好看”是电影的最大痛点,姜文的情怀讲得再好,《一步之遥》故事没讲好。《一步之遥》里有这么九个主剧情段:武七求人,选花国总统,完颜求婚而死,帅府救人,走日逃亡被捕,补拍枪毙马走日,是救是杀博弈,武六抢人私奔,马走日风车独白。 姜文这次竟然一下子用了9位编剧,而且不少是大咖。 3、缺乏产品经理思维的姜文。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就是对用户心怀谦卑,一切从用户体验角度打造产品。豆瓣上一个叫陆支羽的点评:“电影注定是姜文心爱之物,但这一次他的玩法终究太虚张,即便满屏充斥着教父的胸花、费里尼的月吟、巨蟒的后现代、库斯图里卡的狂欢;但费费说过,狂欢后要有孤独,可惜姜文嗨大了,忘记了天鹅绒。” 姜文忘记了用户。什么是你的观影感受,欢迎提交点评。 ===坏电影的分割线: 来源:知乎 作者:白头豕 1、 序言 《一步之遥》并不是烂片,但它是一部坏电影,而且是一部千锤百炼之后的坏电影。这部电影能够愉悦一部分观众,比如我自己;但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是一场花钱去遭受的折磨。 对于喜爱姜文电影的影迷如我,总感到有一种义务,要通过文章把《一步之遥》的理解门槛降低些,让更多观众get到电影的本来面貌,少一些焦躁和厌恶。 然而姜文在《一步之遥》受到普遍差评后,接受访谈时发表了一个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确实让我有点觉得……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应该叹息”。 姜文的这个感慨,让事情起了变化。我感觉到了另一种义务,不是作为姜文的影迷为他文过饰非,而是作为观众的一员直面姜文的挑战。 先简单说明一下,姜文说“大家都在演王天王”,是什么意思。 姜文在《一步之遥》里安排了一个王志文出演的“王天王”,这是一个靠演丑戏挣大钱,观众前卑琐,舞台后跋扈的戏子。这是整部电影中的核心人物(让王志文演并非贬低而是尊重),因为他促进了主角马走日最重要的转变。 “王天王”不理解完颜英之死的真相,就按自己的意愿演绎成了卑琐的奸杀案,把马走日塑造成“阿乌卵”,以迎合观众的恶趣味。而当真正马走日在场时,反而却没人愿意了解完颜英之死真相。王天王也不顾多么不合逻辑,只想让马走日穿上奇装异服,兑现他在丑戏中臆想中“阿乌卵”式的奸杀犯。 这是一出镜子戏,戏里的观众,就是戏外的观众。姜文想让观众们看电影如照镜子,顺着马走日的情感去敌视那些猥琐的观众,从而也能反躬自省——“不做王天王做的事”。 于是,当《一步之遥》恶评如潮的时候,很明显,大部分观众是“没看懂”的。然后一些影评人就像“王天王”一般跳出来,按自己的想象来评价这部电影,给《一步之遥》塑造了一个穿着黑皮SM服饰一般的“阿乌卵”形象。而那些不能理解“马走日”的观众们,从这些“阿乌卵”式的吐槽影评中,感受到了快乐与满足,不再理会《一步之遥》的真相。电影外的观众,成为了电影里的观众;电影里的马走日,变成了电影外的姜文。 这就是姜文的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他不知道该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还是应该叹息对观众们“不幸言中”。 这是非常典型的,精英们“民粹主义”式的批判,蕴含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和者千人”式的孤芳自赏。姜文的这种心情,的确太像《无极》之后的陈凯歌,《三枪》之后的张艺谋,《私人定制》之后的冯小刚。 然而这一次姜文大错特错了。他在自恋中耗资三亿拍了一部精心雕琢的坏电影,折磨了无数掏钱进影院的观众和影迷,在漫天恶评之中,却拒绝反省自己犯了什么错。我们观众不做“王天王”,就必须好好地和姜文讲讲道理,为什么《一步之遥》是部坏电影 2、 思维奔逸的《一步之遥》,是姜文心目中最好电影,却是一场对普通观众的酷刑 必须得承认,《一步之遥》在影院里给我的感受是愉悦的;但同时周围观众的反应也传递给我各种坐立不安。上午场上座大概三十人左右,前后走掉了七八人,甚至还有观众睡着了呼噜噜打起鼾来。而电影也时时引发周围观众的焦躁感,传出各种皱眉呲牙时的“啧啧”声。 别的时候可能会怪周围观众缺乏观影素质,但这部电影怪不得他们。《一步之遥》最大的叙事特点就是思维奔逸,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躁狂”式精神障碍的表现。 何谓思维奔逸,读者可以百科一下。简单来说,是病人在交流时,脑子转得太快,嘴跟不上脑子,手跟不上嘴,最终表达出来的东西支离破碎,或细节过度丰富而脱离主线,或主题凌乱变迁。 而轻躁狂是一种常见现象,当事人表现得情绪亢奋、高度自信,以及思维奔逸,令与病人交流的对象感到不适。它经常是种害处低的病态现象,但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轻躁狂的一面,毋宁说轻躁狂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和活力。 2.1 奔逸的对白 《一步之遥》的思维奔逸,首先表现在高度紧凑的剧情上。由于剧情非常丰富,以至于不给观众预留额外的酝酿和思考时间。姜文和昆汀都是废土流,角色的对白极多,但昆汀的对白是高度写实的,用非常平缓啰唆的对话制造暴风雨前的平静,为剧情爆点铺垫好反差。而姜文追求的是针锋相对的刺激,一条条对白如同武学招式,见招拆招,间不容发,就如同武侠电影为追求节奏抽帧一般。 这不是坏事,是姜文一贯的风格和烙印,让姜文影迷看得过瘾。 2.2 奔逸的镜头 思维奔逸更体现在魔幻式的艺术手法上。 好的电影,必须在剧情的爆点上用视听艺术手法让观众体瞬间带入角色第一人称感受。例如,昆汀最擅长的,是在平平无奇的对话陡然进入高峰的瞬间(例如犹太猎人问到法国农夫“你是不是保护了帝国的敌人”时),插入耳鸣一般嗡嗡作响的背景噪声。 又如《心花路放》中黄渤灵魂觉悟的瞬间,镜头俯拍了一个影子像人人像影子的奇异画面,象征着黄渤压抑的真我如影子般“站”了起来,伴随着音乐的咏叹,人物的内心在无声呐喊的孤愤感立刻爆发出来。 而《一步之遥》中的魔幻式表达也很多,全都是剧情推动的关键。除了那个亮瞎眼的奔向月球外,最具代表性的三个魔幻场景是: 1、马走日在武六书房重逢武六 2、武六在剧场的风车背景下,质问马走日有无杀人 3、马走日在旷野的风车上,迎着莫名其妙出现的礼服众人,大喊内心独白 马走日在武六书房见武六前,由于他心底暗藏已久的强烈情愫,使他鲜血上涌,有些头昏眼花。镜头也随之注意分散,想到的和看到的不同步,看到的和听到的不同步。走到墙边,思想立刻回到了记忆深处沐浴在美术光泽(象征着被情愫修饰得更美好的记忆)里的轮船。 而在武六叫唤一声,把马走日拉回现实的那个瞬间,荧幕上回头的马走日两旁是书架,脑后却是游船行过的大海。记忆和现实用不可能存在的画面融合到了一起,反映了马走日瞬间的迷惑。这个表达是非常非常精彩的,姜文应该也是自豪且自鸣得意。 而在剧场那一幕,武六质问马走日时,居然给她打了个聚光灯。这镜头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这个不可能的镜头,反映了百感交集的马走日,在面对武六质问时产生的“管状视觉”。人类在强烈应激的时候,眼中就是一个焦点而周围一切都是模糊的。 在电影的结尾,马走日打晕武六,一个人冲上风车外的天梯,对四方咆哮着独白时,出现了各种幻觉。如不知何方不知何人打来的砰砰枪响,没有鲜血飞溅的中弹动作,漫山遍野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西装男和婚纱女…… 这同样是用魔幻式的手法让观众带入马走日的主观感受。他胸中的块垒冰释坍塌了,他一方面做出了“to be”的抉择要孤身赴死,另一方面心灵的解脱也使得他强烈地想吐尽胸中的一切。而现实是马走日很可能刚出来没说几句就被一枪打中了要害,接下来观众看到的是他的主观世界,越来越多的幻觉,迎合他所言说的场景。漫山遍野臆造出来的观众,和之前开着红车冲向月球遥相呼应,是马走日生命中仅有的两场悲剧式的婚礼逃亡。 光就这些场景而言,姜文对魔幻手法的运用的确在《一步之遥》中有了更大的突破。他说这是自己最好的电影并不为过。如果仅仅因为对这些手法不理解,观众就骂它烂片,这的确是观众的不足——艺术手法不烂,而且还相当出色,只是观众没看懂而已。 2.3 奔逸的折磨 然而问题来了,姜文的思维奔逸远不止于他惯用的艺术手法上,《一步之遥》在剧情上也是奔逸的,在角色塑造上也是奔逸的,在电影主题上还是奔逸的。 总的来说,《一步之遥》并没有把故事讲好,没有把角色塑造好;故事讲不好,角色没塑造好,观众就无法真正把自己带入故事和角色心中;观众无法带入角色,那么营造剧情冲突的高强度对白也好,营造角色主观体验的魔幻手法也好,给观众带去的只是刺耳的声音和刺眼的镜头。 如同夜里喝醉酒的两个兄弟搂着肩膀举着酒瓶,在大道上边踉跄着边唱儿时的歌曲,他们俩是high爆了,可周围的路人就遭了醉了。更可怕的是,路人们是被骗着掏钱过来当一把路人的。这不是观影水平的高低,是姜文自己的过错。 3、 《一步之遥》的剧情如冲天的火箭,但不是步步高升,而是分崩离析 为何前文说《一步之遥》剧情是思维奔逸的呢?这么说吧,姜文把每一段剧情都展开得非常丰满,但随即又突兀地转到下一个剧情。观众上一个剧情关注的人和事蓦然消失,新的剧情又同样丰满的扑面而来。就像观众还在惊愕之中,想回过头看一眼身后飞驰而去的东西,却被姜文双手伸到脸旁,握住,又掰了回来。 3.1 九个剧情段 《一步之遥》里有这么九个主剧情段:武七求人,选花国总统,完颜求婚而死,帅府救人,走日逃亡被捕,补拍枪毙马走日,是救是杀博弈,武六抢人私奔,马走日风车独白。 姜文恐怕是为了夯实剧情厚度,每一个剧情段都铺设了大量的细节,不仅围绕主角,也丰满了旁支。这是作为导演的姜文犯了大忌讳——没有突出主题,淡化次要矛盾。 武七求马走日出山这一段,浓墨重彩地模仿了教父的场景,也夹杂着隐喻勾画了马走日的形象。就像刚刚描绘出了一个较有吸引力的眼睛,让观众想看到接下来的全脸。别的电影,例如《教父》,就该花一段来勾勒主角的轮廓了。这个马走日是谁,现在身份如何,为何人人都要找他,手段和身份如何,和项飞天什么关系?但《一步之遥》呢,立刻转场到了花国选举。 不难发现选总统这段歌舞,是百老汇般的一流水平。丰富的试听轰炸,让观众暂时忘了马项二人身份之谜,还没来得及流连忘返,而是新的谜题又轰炸过来了——舒淇用京腔说了段火影水平的嘴遁,就压过白狐青卢了?以为这是一部漫长选美比赛电影的观众,恐怕毫无准备地懵了。 更多问题接踵而来,花国总统是什么性质的选美(其实是选妓女)?那个赛二爷是什么奇人如此高捧(其实是名妓赛金花)?“女也”的她银幕这么骂脏话好吗?拍到了所谓的初嫁权要怎么个用法(本来是初夜权)?马走日原来不是教父其实只是个龟公……?牛犇老师怎么就用完初嫁权了?硬硬朗朗的是几个意思? 这些迷惑若明若暗地盘旋在观众脑子里,还没回过神,剧情又跳了。完颜英假作真时真亦假,忘了自己妓女的身份,幻想自己也可以追求真正的爱情,向马走日逼婚了。这一段拍得很有趣,各种包袱甩个不停,观众也看得很开心——原来是个浪漫的爱情电影啊! 一个观众这么想,若有所得地微笑着,然后3D荧幕上的车就凭空从他的脸前面碾了过去,飞往月球找姐夫吴刚去了。观众震惊的双眼还没来得及眨,完颜英突然死了,舒淇微笑着一尘不染地躺在那里等领便当了;观众震惊的嘴刚张开,不知要不要问真死假死时,屏幕上穿进来一个走入芦苇的女子,还没来得及想这是谁,马走日已经突然变了装出逃了…… 3.2 分崩离析的火箭 我不用把整部电影都这么地描述一遍。看过的观众细细回忆就明白了,每一段剧情,姜文都把许多细节刻画地特别丰满(赛二爷横空出现)或扎眼(例如牛犇老师出场),正是因为表现力强却语焉不详,勾起了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啪得一声导演把面前的这道门砸上,然后拖着我们指旁边那扇,那才是主线。 这种做法就像一支拔地而起的火箭,喷射着热流刺向天际。它是靠丢失自身的质量来获取更高的速度的。在轰鸣和震颤中,火箭扔掉助推器,扔掉主引擎,扔掉整流罩,最后是不到万分之一质量的精华走上了太空轨道,向人类传来天际的声音。 这万分之一的质量,本应该是《GATTACA》里伴随着飞船升天时点燃的焚化炉,是《勇敢的心》中行刑场上呐喊的“freedom”,《七磅》里盲人重新明亮的眼眸,是《阳光小美女》里庇佑着家人重新上路的落日余晖。 而在《一步之遥》里是什么呢?“to be”了一会?然而这个“to be”并没有足够的精神高度,与之前如此奔逸的剧情衰落的质量碎片相匹配。到电影完结的时刻,也是剧情结构彻底崩塌的时刻。 看完了结局,恐怕更多的人一边穿起衣服收拾杂物,一边还在回想马走日是啥地位,花国总统是不是妓女,完颜死时好像有啥线索,那个莫名出现又不见的法国人是什么东西,那个会唱歌剧的大帅长得那么像腾格尔,项飞天究竟后来怎么了……再看一眼银幕上飘过的字幕,喃喃一句我衣服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么个东西…… 4、 《一步之遥》的主题和“真打”一样经过千锤百炼,然后成了把“要你命3000” 4.1 什么是真打 “真打”指的是日本最优秀的武士刀,锻炼之前要准备上百把刀身,然后两两融化打成一把的厚度,周而往复,锤炼成精华中的精华。极厚重,极致密,无比致命。最关键的是,它只是一把成刀。 4.2 要你命三千 而“要你命3000”呢,则是由达闻西所发明,集十种兵器于一身,每一种都可以独当一面。传说是威力超过任何武器十倍的杀人利器。它包括西瓜刀,车链,毒药,手榴弹………… 姜文编剧们在接受访谈时,就谈到了类似的话。《一步之遥》有王朔和姜文做创作,还有廖一梅写戏剧冲突,许多才华横溢的编剧参与写剧情和对白。每个人都拿出厚厚一本剧情,汇在一起可以拍十部电影。所以姜文感慨,观众看这部电影票买值了,相当于看了好几部。 你们看,这可不是一把“要你命三千”么? 4.3 一步之遥的六个主题 产品经理明白,削减设计和优化,专注于实现需求;公司经理明白,收缩产品线,打造重点品牌;企业CEO明白,拆分产业链,保留高利润环节;毛主席明白,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连鄙人我都明白,写篇文章面面俱到,反而离题千里,好文章是要能删改得精简,而不是比谁写得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然而姜文这次居然把一部电影拍出了十部的体验当成骄傲?难怪我们看了一部“要你命三千”。上一个敢这么做的,毫无疑问是《富春山居图》。 把《一步之遥》光怪陆离的叙事都剥开,它的主题并不复杂。荒诞,成长,救赎,新生,爱情,善恶,这六个是电影的核心主题。 4.4 荒诞的主题 先说荒诞主题。电影一讲荒诞,老影迷就明白,人的荒诞是为了表达时代的荒诞,荒诞的时代压抑了每个人真诚的内心世界,让人的言语和行为变得不可理喻,而主要角色在不可理喻中挣扎地释放自己的内心。姜文自己拍得最好的荒诞剧是《太阳照常升起》,故事和人物的荒诞成为右翼精神对文革这种左翼社会的控诉。 《一步之遥》的荒诞来自于一边纸醉金迷一边水深火热的民国。有哪些经典场景呢? 武七想洗钱,于是把选妓女花魁变成了全球直播选美。理由荒诞得要死——要把new money洗成old money,拾起丢下去的脸。话说民国哪里有意大利女人坐着有厨房的私人飞机?“我们这个时代就有私人飞机了”? 由于马走日醉了一夜酒,大清国的辫子没有来得及自己剪,被民国剪了。别人剪的和自己剪是一回事吗?于是大清亡了。大清亡了,都怪马走日醉酒。若没有这一场醉酒,哪有那些军阀去做大帅呢?大清国和武大帅,谁是谁的爹,谁是谁的妈,真搞不太清楚。 选花魁妓女,搞成了环球选美。环球选美,选的是花国总统。看上去是选总统,其实是背后军阀要洗自己。军阀洗白自己,成就了一场选总统的革命。观众们你别看这个舞台酷似春晚般荒诞,这就是历史,我们见证了这样的历史,我们本身就是这样荒诞历史的一部分! 大帅要马办项飞天,法办儿子。儿子被带去嫖了?没事。问题在于,嫖的是老爸去的地,老爸嫖的人!军阀派系儿子们和爸爸们打成一团,抢的不就是自己的地盘和女人吗?怎么解决矛盾?德先生和赛先生啊。赛先生不是都造了大炮了吗?光那样还不行啊,赛先生还要用来改造人,要让人能弯腰手够着地,能开怀大笑。开怀大笑了,父军阀和儿军阀不就和好,一个桌上吃饭啦? 《枪毙马走日》让故事角色自己去做电影的演员,让角色成为奸杀戏的演员,让演员成为被枪毙的角色。让戏里的马走日成为戏外被众人误解的姜文,让戏外的观众称为戏里吃人血馒头的王天王。这是电影的两条支柱,也是现实的两条支柱 武帅从法租界引渡马走日,这是一国的耻辱,却做成了一国的荣耀。一大堆学生模样的演员,整齐划一地喊着“中国的事中国办”,荒诞得就像中国人跑到巴黎和会去要自己的山东胶州湾一样。威武的仪仗队里还不时闪过万字旗的影子——这是在创造历史,我们见证了这样的历史,我们就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武帅取小老婆是政治联姻,原来取小老婆还可以找这个借口啊!高明!当看到那个俄国小老婆时,你又不得不为武帅掉下同情的泪水,辛苦了!大老婆为娶小老婆做翻译,也辛苦了!东正教要嫁小老婆,都辛苦了!苏联都已经建国了,还要娶一个这么肥胖的卡捷琳娜,那一嘴亲上去真是勇敢。别看武帅一个土老帽样,人家能唱意大利语的饮酒歌啊!惊讶吧!唱完了结果还是土老帽,惊讶吧!连姜文老婆周韵都能唱咏叹调,惊讶吧,大家都不知道吧!! 各种荒诞场景不停轰炸着观众的大脑,到故事的后面,父亲教女儿娶小老婆,老妈教女儿搞四十个男人,至于拔枪相射,开着高音喇叭用“告台湾同胞书”的语气撕逼,都不算什么了。 电影里用到荒诞的场景,一定影射时代,一定影射时代下被压抑的人心。光看这个主题,《一步之遥》表达得很好。 4.5 成长、救赎、新生的主题 马走日是有原罪的,这个原罪并不是害死了完颜英,而是他没有成长。马走日的青春期,随着大清国的戛然而止,缩进了角色的体内。如他所说,他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个长不大的孩子让同样沉浸在青春期的性、冲动、暴力中的巨婴姜文来演,再适合不过。 正是因为长不大,马走日把儿童的顽劣带到了成年的生活中。他在待人上顽劣,把江山覆灭说成一人之醉;他在做事上顽劣,把妓女选举办成了全球选美;他在爱情上也如此顽劣,伤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妓女追求唯一依靠的那种绝望的心。 并不是因为马走日害死了完颜英才有罪,而是因为马走日有罪他才害死了完颜英。马走日想摆脱罪,来到了武帅府求援。然而武帅的权力或许能让他拜托身上的罪,但他心底对武六的情愫却激发起了他心灵上背负的罪。马走日没办法向感情世界的法官来请求赦免。于是他流亡了。 世俗的杀人罪行,可以躲藏在民国的老照片中苟且一时。但心灵中辜负人的罪,却永远没办法解脱。所以王天王演的戏,并不只是在侮辱马走日,更是在侮辱身为妓女但内心不泯的完颜英。是马走日的罪让完颜英安详优美的死状被世人侮辱。 马走日内心震撼了,有承担责任的冲动了,但他的自私和幼稚还拖着后腿,因而他先去行贿。行贿失败后,终于挺身而出。这是马走日第一次成长了,他终于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了。 第二次成长则是全戏的结尾。自私的马走日被陷入爱情中的武六救走了,这是他身体得救的唯一机会。武六也向他求婚。但是正是马走日心灵的原罪,伤害了上一个向他求婚的女人,他还要再伤害这一个人吗?真是因为他身体的原罪,连累完颜英覆车而死,难道他还要因为身体的罪没消,继续让武六和家人兵戎相向吗? 马走日再次成长了,他用自己身体的死,来实现对武六的保护。而他为了别人挺身而出的牺牲,救赎了他心灵的原罪。他在“not to be”和死亡面前,选择了死亡,终于完成了马走日的“to be”。 马走日获得了成长,获得了救赎,获得了新生。死亡就是他的新生,新生的马走日摆脱了虚荣,拜托了原罪,所以才能从容淡定地做旁白,给我们观众讲这个故事。旁白的马走日,就是新生的马走日,看到最后才能恍然大悟。 这三个主题串在一起,是不是好题材呢?是好题材。 4.6 爱情的主题 马走日的爱情不是《一步之遥》的爱情,《一步之遥》的爱情是完颜英和武六的爱情。这是两个娜拉出走的故事。 一个娜拉是完颜英,她表面上贵为妓女中的花魁,花国的总统,本质上是嫖客们的玩偶。她敢于抛弃浮华,想和马走日从花国般的玩偶之家出走,寻求一个真诚而平淡的爱情生活。 另一个娜拉是武六,她表面上贵为大军阀的千金,不仅有随便冤枉人的能力,还有随便不冤枉人的能力。但这是一个只有利益的世界,父亲教她讨小老婆,母亲教她搞男人,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去欺骗内心,一辈子顶不上真实的一分钟。她只是物质利益博弈中的一个玩偶,恰如她在百般屈辱之中还要浓妆艳抹,和父亲一起为荒诞的取小妈婚礼唱上一曲饮酒歌。她的学识只是取悦这些人的玩偶。 于是武六也要和马走日从帅府般的玩偶之家出走,追寻一个真诚而冒险的激情生活。 这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里那种冲动或隐忍的大男子主义的爱情,而是女人视角的爱情。追求的不仅是爱情,更是女性对自己生命的选择,对社会规则压迫的唾弃。 姜文觉得自己写不好这些剧情,还特地请了廖一梅。廖一梅也的确把细节写得相当好。然后找到了舒淇和周韵这样能用眉宇演女性内心戏的好演员。 这样一看,电影里的爱情故事是不是挺棒? 4.7 善恶的主题 两大影帝再次聚首。马走日,项飞田。一个最终为了死者的荣耀挺身而出直面死亡,一个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诬陷昔日的恩人。一步之遥,天渊之别。特别是项飞田的险恶,用极其微妙的字句刺激武七,成为他手中的一个棋子,把马走日的命运推向绝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人之险恶何至于此! 4.8 六个名贵的主题,一堆魔幻的调料,熬干了观众,成了一锅烫嘴的药渣 姜文把六个优秀的主题一锅炖,还用重口味的艺术手法,是《一步之遥》最大的败笔。这不是观众审美出了任何问题,不是编剧的心血撒的不多,根本是姜文自己犯的过错。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角色刻画肤浅而杂乱。姜文和葛优,两大影帝需要有《让子弹飞》一般的对手戏,一次次共同面对的场景,一次次截然不同的选择,才能把善恶间一步之遥的主题雕琢清晰。然而葛优的戏分大多让给了舒淇和周韵,甚至最后连结局都来不及交待,成了第最为失败的主题。 舒淇和周韵的故事非常丰满,但娜拉出不出走的一步之遥,需要观众带入他们的角色才能体会得到。然而叙事的主线总是从迫切需要成长和救赎的马走日那里拉到了姜文身上。两个娜拉成为了观众眼里的墙画。 若要能体会马走日的成长和救赎的一步之遥,则需要观众能认可马走日的内心。这样一个角色需要拉低身段,让观众俯视他,同情他,然后体会他。而姜文的高傲把这个角色内心包裹在插科打诨和欲言又止中,要读懂姜文才能读懂马走日。观众首先体会到的,却是我是不是艺术水平不够,我敢不敢指出皇帝没有穿新衣的焦虑感。 单独来看,即便是姜文的才华,也不可能在140分钟里把《一步之遥》的每一个主题做的比别的电影人专门探讨得更好。 荒诞的主题,《一步之遥》远不及姜文自己的《太阳照常升起》。《钢的琴》也很荒诞,就荒诞得很感人。 爱情的主题,能比得上许鞍华《男人四十》中面对责任和爱情的两难纠结? 救赎的主题,姜文自己的《寻枪》也是能做到震撼人心的。前面提到的《七磅》更是值得体验 成长和新生的主题,今年之内已经佳作频频,最优秀的当然是《地心引力》。即便是成长、新生、救赎的一锅炖,《一步之遥》还不如宁浩的《无人区》、《新花路放》。想一想《GATTACA》或《阳光小美女》,更是相差万里。因为《一步之遥》没有铺垫好矛盾和挣扎,无法给人带来内心深处的激励。 4.9 有没有能够炖好六个主题的电影?有 这个电影就是口口相传的《大话西游》。姜文无意之中弄了一部和《大话西游》架构非常相似的电影。大话西游恰是同样蕴含了六个主题的。 在极端自私自利的残酷社会背景下,每个聪明的人无论是妖怪还是强盗都把自己伪装得极度愚蠢。而那些看起来很牛的人总是如纸老虎一般一戳就破。如此荒诞无稽的时代,主角其实是个长不大的巨婴,玩世不恭,善于忽悠,不敢承担任何责任。而这一原罪使主角在关键的抉择中伤害了女人的真爱。因为内疚使得主角逐渐加深了对爱情的理解,最终让主角甘愿牺牲自己挺身而出,获得了救赎,立地成佛。 而《大话西游》和《一步之遥》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区别。 大话西游拆分成了两部,第一部核心的主题是荒诞,第二部核心的主题是爱情和救赎,没有一锅炖。 大话西游只有至尊宝一个主线角色,其它所有辅助角色都没有独立的叙事空间 大话西游用低三下四的无厘头来安抚多元主题对观众的冲击,引人入胜;没有用曲高和寡的魔幻手法,轰炸普通观众的眼睛和耳洞,让观众疲惫不堪。 姜文和周星驰是我心目中完全不同世界里的人,居然在这部电影的分析过程中以不太好的姿势碰撞到了一起,真是令人伤感。 5、 《一步之遥》不是艺术电影曲高和寡,而是商业电影欺诈观众 姜文接受访谈时说过一番话: “法国有很多是艺术家的导演,为什么可以产生?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观众愿意去理解。中国的有些观众,就理直气壮地没有羞耻地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我看不懂。”“看不懂电影就这么说话,是可耻的。看不懂这个电影也是可耻的。因为看不懂造成电影票房不好,只有我们这儿才敢这样说话。” 要我说,首先,人们艺术水平层次不齐,看电影的目的五花八门,看不懂艺术电影的总是大有人在,他们坦诚自己看不懂,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如果《一步之遥》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真是一部艺术电影,导演或许可以说“爱看看,不看X”,先做好声明,然后静等知音。 然而《一步之遥》是号称投资高达三亿的大制作。如此大的资本投入,一大块给了制作,一大块给了演员,还有一大块给了发行,目标肯定是赚大钱。制片方明确预期了票房破二十亿大关。 二十亿票房,就意味着《一步之遥》肯定是希望吸引大多数观众,懂艺术电影的观众,不懂艺术电影的观众,都为了这次观影体验给制片方掏钱的。结果观众果然冲着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冲着姜文的名号满心期待花钱去了,却被痛苦地折磨了一番,当然有权力不满。因为他们被骗了。 这个时候导演再跳出来说“爱看看,不看X”,这就好比什么呢?说得低俗一点,好比打着日本AV女星画像的“包小姐”广告,招来一看却是李健仁版的如花弹着棉花说“我只卖艺不卖身”。这是消费欺诈 6. 何时观众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看影评看到了“情怀癌”这个词,作者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导演们有导演们的情怀癌,这种情怀癌表现为他们孤芳自赏的伟大电影,这是我们平民观众不容置喙的事情。 然而导演的情怀癌总是要号召观众的钞票去支撑,这对观众而言已经不那么公平。这实际意味着资本用金钱收买了导演,以实现他们情怀癌为诱饵,让他们再去做欺骗观众的诱饵。最终结果不是市场经济里优秀商品的交换,而是情怀癌包装出来的一场商业欺诈。 一贯主张站着把钱挣了的姜文,本来是在另一个层次上和观众站成了平行线,都和资本的利益不那么的一致。可是一旦两条平行线在资本的引力作用下相交碰撞到了一起,连之前说要和观众谈恋爱的姜文,也把矛头指向了那些掏钱却倍感折磨的观众们。 姜文没有反省到,他正是太缺和普通观众的对话了,才只能够把艺术修养和审美都如此之高的自己当成唯一的观众。 姜文和观众、影评人撕得一地鸡毛,无非是另一种比烂的广告,资本还是要赚得朋满钵满。姜文觉得自己的艺术自尊,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再次一次被“王天王”式的“民粹浪潮”伤害,只会把他和普通观众推得越来越远。 又一个被人信赖的好导演把观众当成了“民粹”仇敌,何时观众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作者:金错刀 来源:创业邦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8587.html

标签:沃商店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