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式伟:十一年逆流顺流,首席架构师到CEO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访谈对象@许式伟,七牛云存储CEO,国内Go语言圈领军人物,ECUG社区发起人。许式伟的经历颇有传奇性,大学时就有“C狂”外号的他,凭一份手写简历成功应聘金山,两年后成长为首席架构师,领导WPS 2005长达3年的研发。2006年,公司从软件向互联网转型,许式伟建立金山实验室,以技术总监身份主导分布式存储开发。2009年加入盛大创新院,成功推出盛大网盘和盛大云之后,于2011年创立七牛云存储,专注企业级存储服务。 在某技术大会的间隙,我第一次见到许式伟。连日出差辗转,他看上去略微有些疲倦,并无CEO的架子,只是话极少。我觉得有些冷场,怕被他拒绝,硬着头皮稀里哗啦说了一堆。素知他低调,未曾想技术范儿到如此,于是生出不少好奇:在技术上追求极致的人,难免会陷入自我的世界而不自知,他在工作中到底会怎样思考及行事?内心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又是如何建立?从技术大牛到创业公司CEO,产品、市场、管理的坎,分别都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哪些阶段,用什么方式跨过去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细细看过了他曾经的演讲和采访,不禁平添许多佩服。敏于思考、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盲目跟风,早在许式伟求学阶段,就已经发展出独立的心智模型,并在对理性世界的探索中臻于成熟。从他的行为决断中,能很容易找到内心自信的痕迹,例如在Go语法特性还未稳定时,就选其作为七牛服务端的主体语言。这些异于常人、甚至看上去冒险的决定,当你足够了解他之后,自会明白背后的深思熟虑。一个人的心智模型,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未来走向?断断续续,我写下3209字,包含了71个问题的提纲,决心把这好奇穷尽。 在另一场技术会议举办地的酒店大堂,我和刚结束完演讲的许式伟碰面,他中午才到北京,第二天一早要回上海。我们从下午4点40分,一直聊到晚上10点,其间他还借着吃饭时间安插了一场面试。井井有条的忙碌中,能看出些他平日的行事风格。创业3年,从精于底层技术,到把核心技术产品化、服务化,再到让15万企业用户为此买单,许式伟带领七牛,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领域闯出了一条新路。 这同时也是一个典型技术人的理想实现之路。扛过国产软件研发的大旗,忍受过在Office和盗版夹击下的艰难求生,经历过公司转型和个人转型交织的洗礼,软件时代的技术人注定逃不开在逆境中成长的命运。曾奋斗在同一战壕的金山人大多进了游戏行业,许式伟却始终独爱基础研发。从产品掌舵人,到公司掌舵人,他已逆流而上行了十一年,在转向顺流的下一站,等待他的会是责任更重的行业掌舵人。 注:本文大部分观点及内容属首次发表,访者在其它场合阐述过的重要观点,在文中以标注形式给出。 技术人攻略:七牛是国内第一家选Go语言做服务端的公司,你也曾多次谈到选择Go的理由,创业公司做这种重大决策要冒很大风险,能不能谈谈做这些决策背后的思路? 蛮多人质疑七牛,为什么早在2011年,Go的语法还没完全稳定下来的情况下,选择Go作为存储服务端的主体语言。这种看上去激进和冒险的决定,实际上经过了严格的论证过程,并不是随意为之。我一直认为:选择和信息的对称程度有关系。当你越不了解一个东西,越会趋向选择保守性的方案,而当你对某个领域了解得足够透彻,你的决策过程会非常自然。 我做决策前,会先试图了解整个背景,看别人一般怎么做,有哪些新兴的idea,这些idea是不是靠谱,如果我来做,会倾向于往哪个方向走。当你深入研究了新技术的思考方式,以及它要解决的问题,就会知道它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有多大的相关性。这就要求你具备严谨的思维方式,在很多人眼里,严谨是古板的,会扼杀创新。但在我看来,严谨不是创新的对立面,而是创新的基础。奇思妙想再好,如果不经过严谨的推理过程,就无法变成行动力。用这样的方式分析,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大胆的选择,但其实并不是随意决定。如果你仅仅知道一些名词,不了解背后的具体原理,必然会倾向于选最保守的方案。 我曾多次公开分享过Go语言的亮点,包括它的并发编程模型、对软件工程的支持,以及对编程哲学的重塑。在我看来,Go对并发与分布式的支持算不上特别,所有新兴的语言也都有工程化的思想,所以编程哲学的重塑才是Go语言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其它语言仍难以摆脱OOP或函数式编程的烙印,只有Go完全放弃了这些,对编程范式重新思考,对热门的面向对象编程提供极度简约但却完备的支持。Go把其全新的编程理念,称为面向连接的语言。作为一名老程序员,我认为Go的编程哲学独具魅力,超越其它新兴语言。 前VMware云平台的首席技术官Derek Collison,曾在2012年断言Go语言将在两年内制霸云计算。我认为他的说法略有激进,但和实际的发展趋势吻合,Docker、CoreOS等新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都基于Go。在我看来,Go是互联网时代的C语言,不仅会制霸云计算,10年内将会制霸整个IT领域。 技术人攻略:你这种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 从初中起,我就发现大人们有时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决定,于是就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核心就是一句话: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可人云亦云。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不喜欢简单地去记老师教的结论,而是用推演的方式,研究书上的公式和理论到底是怎么来的。 进大学之后,接触到《理论物理》这门课,学到拉普拉斯方程,能解高中所有物理问题。这个方程给了我很深的触动,牛顿经典力学几个公式看起来并没有推导关系,但其背后却原来有非常自然的内在关联。 另一门《现代数学》也让我受益很深,它对多维几何、群论、分形学、混沌理论比较现代化的数学分支都有涉猎。其中分形几何实际上是一面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的交叉学科,让我很想往深去挖,于是把图书馆所有关于分形和混沌的书都看了一遍,还写了一个程序,把接触过的分形模型都用计算机模拟了一遍。 这两门课让我看到了许多事物从不相关到相关的内在联系,也推动了我去思考和探究背后的原因。长此以往,我发现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个世界没有学科之分,计算机、代数、物理,并没有非常明显的边界。 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很大影响,举个例子,蛮多人会认为,存储不就是把东西存到磁盘里吗,跟数学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往高深去做,存储系统和数学有非常紧密的关联。通常的存储服务要保证数据不丢,必须存多份,存多份就会增加存储成本,经典的3副本存储,冗余度是3。想用更低的成本去存,就要用到域代数。 域代数遵循自然代数的加减乘除规律,但数据值控制在有限区域,不管怎么算,结果都在0到255这个域里面,所以叫域代数。存储文件可以认为是0到255的一个序列,举个例子,一个100K的文件拆成10份,每份是10K,存在10个地方,但文件仍然是一份。这时候用域代数里的加法(其实就是计算机中的异或操作),从这10份数据里取出一份校验数据,数据变成了11份,它的冗余度是1.1。这是一种基于校验码的存储方式,成本比较低,但效果和双副本差不多,其中任何一个数据丢了,都能恢复回去。 利用域代数降低成本,在存储领域是发展的必然方向,七牛的存储2.0已经采用了这种方式。由此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方向的技术要做到顶峰,都必须横向地去理解,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关联。想要对云存储理解得更透彻,你必须理解整个世界,而不光是云存储。所以学技术实际上是不能专精的,在专精的过程中遇到瓶颈,就要往广度方向去挖掘。 技术人攻略:除了用域代数降低存储成本,存储的未来还会有哪些趋势? 从降低存储成本的角度看,算数冗余已经在算法上做到了比较极致的状况,存储领域接下来的突破,应该发生在材料科学上。生活中各种东西都在电子化,现实世界会逐步映射到比特世界,如果以这种方式疯狂使用,必然会面临能源危机。如何能让存储系统在常温、不耗能的情况下运行,是接下来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可能大家会觉得七牛谈这件事有点奇怪,但我却认为未必。创业是一个不断降低不确定性的过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但不能停滞不前。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是不能把自己看成必须怎样做,要完全放空,不从各种可能性上去限制自己。至少走一步,大不了发现错了回头,其实也不晚。 如果七牛真要把存储做到极致,一定会往材料这个方向走,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把存储做长久。当然现阶段,材料不是我们首要的关注点,我们的重点是针对客户的诉求点,解决数据应用层面的问题。 之前网盘一直在打存储配额战,但都停留在把用户的数据存下来,没把它们用起来,所以网盘的用户粘性很低,这也是我放弃做网盘产品的其中一个原因。直到现在我仍然看好个人云存储的市场潜力,但我相信最后的产品形态不会是网盘,应该是更加垂直化的、由场景驱动的、让数据流动起来的一种形态。 存储领域真正的战争发生在应用层面,在数据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所有公司都会面临数据管理的难题。数据一定要流动起来才会产生价值,如果仅仅解决存储,数据最终留在七牛的可能性不是特别高。七牛会对针对数据的使用场景,帮助客户做标准化处理,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例如目前存储最多的数据是图片,图片用户的典型使用场景,是需要不同尺寸的缩略图,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功能,用户就省心多了,不用去重复去建设这个过程。 技术人攻略:回顾一下你的过往经历,毕业后仅用2年时间,就成为WPS的首席架构师,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金山在管理上给员工较大的自由度,所以个人的成长空间也挺大。我2000年加入金山,实习期间参与了WPS Office 2001的开发。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软件的读盘和存盘模块。这个模块当时的重要性并不那么高,它看上去简单,但我发现其中有不少有意思的挑战。挑战之一,是要求你理解软件的所有功能,以及每个功能的数据表达方式。这让我无意中触及到一个软件系统最核心的东西——数据。顺着这条线索,我研究了微软Office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存储方式,并把一些有趣的实现方法分享给同事们,他们会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据此修改原有软件的设计。 凑巧的是,一年之后,金山开始研发WPS 2002。新版本被称作“格式兼容之战”,为了实现对微软Office文件格式的兼容,I/O成了战略层面的技术,存盘功能从边缘模块,一下变成了整个WPS研发的核心模块。从2002年底,我领导WPS整体架构设计,开始了WPS 2005长达3年的研发。 随着对存储更深入的理解,我们在软件架构层面做出了创新,引入了一个数据层,抽象出所有数据的存储过程。数据层诞生之前,传统的“撤销/重做”功能,通过对命令的反操作实现。这种做法非常笨重,所有新开发的功能,都必须考虑反操作怎么做。而数据层带来的好处,是让所有的数据天然可回滚,可以轻松支持多版本存盘、Undo/Redo(撤销/重做),以及各种异步操作。 这个创新并不是对微软的简单模仿,其灵感来源于对增量存盘的思考。Office有个“快速存盘”概念,用户正在编辑的内容,如果已经存过了一次盘,修改过后再次存盘,只需要在原来基础上补加数据。相当于对同一个文件,存了两个版本的数据。我想既然可以做快速存盘,那么就不必关心用户到底做了几个操作,要实现撤销和重做功能,只需要基于数据状态做前进和回退即可。 数据层的架构大大降低了研发的复杂度,在当时的金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看上去,我像是很幸运,做的东西从边缘模块变成了核心模块。我相信之前很多人接触过存盘,但有多少人深入思考过其中的原理呢?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件事情,想要做到极致,必须把它当成一个学科来研究,把它琢磨透。假设这个东西很好玩,思考如果要把它做到极致,最终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仅仅当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完成,能取得的成果会很有限。 技术人攻略:你曾说过,金山向互联网转型的这个阶段,也是你自己职业生涯中很痛苦的阶段,你是如何度过的? 2006年是我职业发展的一个分界点,之前专心致志做WPS,没有任何二心。但在这一年,我遇到了瓶颈,对自己如何往下走,感到十分迷茫。国内软件业因为盗版盛行,生存堪忧,WPS虽然有不少用户,但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从2002年起,我已经开始负责WPS的整体架构,但职位上的提升并没有带来任何成就感。如果产品无法让最终用户买单,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价值并没有被认证。 中国软件产业被盗版打击得根本起不来,而互联网能天然抑制盗版,金山蛮早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探索办公软件的互联网化。游戏是第一个从软件变成互联网的服务,游戏能成功转身,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单个游戏天然有生命周期,下个游戏不提供单机游戏,用户自然也会接受。办公软件是工具,必须沿袭用户的习惯,互联网化相对难很多。如果仅仅把办公软件在Web上做一套,能够为用户提供什么新的价值呢?办公互联网化,最终必须颠覆原有形态,而不是做一个Web上的WPS,但在当时,我们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式。 2006年是我成为产品人的开始,一下子感觉到光有技术真的不行,必须理解业务及其运作方式,思考产品和商业的关系。为了拓宽眼界,我一方面广泛参加行业里的会议、沙龙,找不同朋友聊产品方向;另一方面,我做了一个技术社区ECUG,探讨Server端相关技术演进。这期间,我逐渐跳出办公,横向接触其它领域。 在苦苦思索办公软件的未来方向时,我开始研究搜索引擎,顺着这条线,发现分布式存储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并且有可能发展出独立的商业模式。当时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萌芽期,雷军已经开始投资这个领域的初创公司。我认为手机一旦开始流行,键盘就不会再是人与人交互的主要形式,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会成为潮流,这将导致未来存储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 虽然已经确定了新的方向,如果想以此创业,又感觉自己还是太技术化了一点,欠缺的东西很多,独立创业的难度蛮高。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刚成立的Google,但仍然是做桌面开发(Google Desktop),不符合我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留在金山,成立金山实验室,可自由探索新产品,这显然更符合我的发展预期。 技术人攻略:后来你离开金山去盛大,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金山实验室成立的初衷是做一个偏孵化器的机构,可以脱离开WPS既定方向,借鉴Google 20%自由时间的管理方式,做一些全新的产品探索。于是先从内部拉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从零开始组建团队,顶峰时期差不多有10人。早期我们的步子不敢迈得太快,产品重点放在分布式存储研发,并承接了金山一些内部项目,好让自己的存储产品落地。 这样做了一年,发现20%的自由时间执行得不如预期,同时高层有一些不好的声音,认为这个部门短期难以见到利益。我觉得有些沮丧,感觉自己如果一直留在珠海,眼界仍然难以打开,就算受到领导的信任,以当时的状态,也做不出特别像样的东西,所以最终还是离开了金山。 离开金山后,我的第一个尝试是加入百度,发现从技术人的角度,我在这里能获得的东西,和金山并没有太大差别。短暂停留了3个月后,于2009年加入盛大创新院。盛大创新院也做新产品孵化,和金山实验室的区别在于,它是盛大高层的战略布局,投入的支持力度大很多,所以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技术领域的牛人加入。 盛大最初的理念很吸引人,但在早期,就已经有迹象能看出来它做不成。我提了不少意见,但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问题之一是样板还没树立起来,就急速扩张。急于创建搜索院、云院、语音院、多媒体院等一批机构,并想让我去做云院院长。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创业者,院长是一个创业扶持角色,我并不感兴趣,况且自己没在产品上成功过,怎么去扶持别人呢。 问题之二,整个创新院的扶持职能一直没有形成,某些做法甚至对创业有抑制作用。比如机器申请需要走较长的审批流程,不能很快到位;团队负责人对招聘没有决策权,必须达到一定能力等级,由创新院的招聘体系通过才能进人。对创业团队来说,招聘应该是找到最合适的人,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很强,总要有人做dirty一点的活;另外,公司内部采用“收税”式管理办法,除了投钱让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外,还得做公司赋予的一些事。蛮多团队都被牵着鼻子做这个、做那个,最后成为项目组,干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 我非常坚决要做存储,最初是给内部孵化的公司提供存储服务,盛大文学就是我们的种子客户。紧接着对外推出了盛大网盘,这是个把存储落地的好机会,而且不用受制于其它团队的发展。接下来因为高层的决策,我们被合并到盛大云,和另一个做虚拟化技术的团队合起来,提供相对完整的云服务。我在盛大云成立后没多久就离开了,就决定自己做七牛。 技术人攻略:七牛创立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怎么看待云计算领域的竞争? 七牛2011年6月正式成立,一开始的产品方向是网盘,9月中旬产品发布,10月决定转向底层存储,期间就花了一个月思考。这个决定做得很艰难,但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考虑,必须做调整。原因之一,当时国内云计算环境还不够好,七牛如果做网盘,很难找到一个第三方存储供应商。同时做底层存储和网盘应用这两件事,精力上会有较大的分散。 原因之二,团队的基因偏极客,对终端用户并不那么了解,如果不清楚用户的喜好和习惯,很难做出打动他们的产品。程序员是我们很熟悉的群体,所以权衡之下选择了云存储这条路。 今天的创业者很难避开巨头,旧有的坑都占完了,要想占新的坑,就得颠覆既有市场。从某种意义上看,巨头并没有那么可怕,它的业务是既成模式,行动也已经很缓慢。但巨头是大象,创业者是蚂蚁,蚂蚁必须让自己的运营效率更高,才有可能和巨头一搏高下。新兴的云计算为什么会是未来,因为它能帮助创业者和巨头竞争,让创业者更敏捷、快速,而不是自己造轮子。 现在很多人提到云,会把七牛放到云之外,这对我们不是好事,但对于起步阶段的公司,也不算坏事。七牛做云存储,是通过一个很窄的点去切入市场,和其它竞争者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如果一上来就被强大对手盯上,肯定是有害的。最终我们一定会和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巨头发生正面竞争。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但它一定会发生。 今天我对竞争的考虑比以前要成熟,在金山的时候,眼里光盯着微软,这其实是不对的。任何一个新兴的东西,都在颠覆旧有的秩序。真正的思考应该关注:用户群体为什么需要我们?以及我们到底在颠覆什么?而当时我们眼里只有和微软的竞争,如果把眼光放到提升办公效率的角度,未必会去做Word,Excel和PPT这样的软件,也许会做出完全不同的产品形态。 今天做云计算也是一样,我们不应该狭义地盯着亚马逊,否则就跟10年前盯着微软没区别。不必太关注眼前的竞争,而应该考虑你到底要做什么,再考虑你应该如何做。我虽然不知道未来的IT是怎样的,但是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颠覆者会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全新的领域。 云计算领域最大的竞争,是来自于老的思维方式和新兴思维方式的竞争。云计算要颠覆的是传统IT,在万亿的市场规模里,云计算才占到一小部分而已,颠覆的整个历程至少会花费10年。在任何行业的早期市场,正面竞争公司之间的竞争态势都不是关键,因为大家在共同培育市场,只要云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大家都能获得一杯羹。 技术人攻略:从技术到管理是一道坎,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管理产生兴趣? 七牛创立第三年,团队扩张到百人规模,我才真正开始思考管理。之前团队规模并不大,小team自然而然会形成好的协同方式,如果为了管理而管理,反而会降低效率。研发管理里面有个概念,叫做:不要过度优化。企业运营过程也类似,你得观察公司当前的门槛是什么,有针对性地去做优化。 创业团队发展必然经过研发、营销、管理这三大门槛,创始人在不同阶段,关注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开发阶段关注的重点,是研发效率问题;接下来的重点是营销,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产品;第三阶段则要关注如何在人数扩张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团队间的协同效应。 如何能构建出一个协同良好的团队,近期我在Qcon上海做了一次分享,主题是“追求自组织的团体”,其核心思想有两点:第一,用自组织团队取代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第二,用服务认知取代工种认知。 关于第一点,如果企业的经营方式是一门学科,那就得研究这门学科的前进方向,庞大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是最优化的运作结构。传统团队按照职能分为设计团队、产品团队、研发团队,而我希望能按照要完成的目标,搭建出全职能的小团队。并且团队成员可自行选择、自发形成、相互欣赏,而不是由上级强行组建,以保证协作的通畅性。即使是万人规模的大公司,理论上也可以分为几十个全职能小团队进行管理。 第二点,工种认知并不重要,这是结合我自己的发展经历得出的思考,我为谁提供服务的认知,比我是哪个领域的程序员更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是“Go程序员”,未来出现一台能自动写Go程序的机器,你就下岗了。工种就是蛋白质机器,越老越不吃香,很多人认为自己到三十岁之后就不能做程序员了,原因就是基于工种认知。 相反,如果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做服务,那么在行业待得越久,对这个行业就越了解,我的价值就越大。技术人员其实是有行业之分的,金融、云计算、办公领域的程序员,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较大差异。 工种认知就是接受任务,服务认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代码有人用才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得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服务?为了把服务做好,要做哪些功能?某个功能为什么会受到用户群的欢迎。这其实是一个产品意识,会让你开始思考原来不曾想过的东西。任何工种的人,都应该有产品意识,所有的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概念,落实到最终执行,就是弱化工种意识,把服务放到最核心的维度。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不太喜欢“全栈程序员”的概念,全栈背后还是工种认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全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一个团队离不开相互配合。我更倾向于“补位意识”,如果短期招不到某方面的人,有可能的话,我自己去补上,而不是为了全栈而全栈。 技术人攻略:许多创业公司都面临招聘困难的问题,你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初创团队获得的认可毕竟不像巨头那么多,招聘难这个问题,还得从自身出发,去寻求突破。一方面,初创团队应该把招聘当成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的机会,获取应聘者认可。想清楚你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哪里,想清楚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让每一个进来的人靠谱,比让更多人进来更重要。 另一方面,我认为remote的工作方式,在未来会越来越流行。七牛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放在网上,理论上只要员工从任何一个地方接入网络,都可以远程办公。远程协同、远程电话、远程会议系统也越来越成熟。如果在分布式工作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很高效的协作能力,自然能跨地域获取人才。 七牛目前有一个纯remote的研发团队,6、7名团队成员分布在北京、杭州和上海。目前看来,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很高。《Remote》那本书里也提到一个观点,一旦开始远程办公,你的管理重点会从监控员工的上下班时间,自然而然转为关注他们做了什么事,产出了什么。所以我倾向于未来有更多人remote。 我自己很喜欢到不同的城市生活,生在浙江,大学在南京,工作后在珠海、北京、上海生活。对我来说,到一个新城市并不痛苦,而是非常新鲜的事情。当然现在有家庭,搬家会更麻烦,但我仍然希望能到不同城市看看。未来这或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不同城市工作,体验不同的生活,只要工作干得开心,做一个“流浪人”也未尝不可。 技术人攻略:做CEO之后,你怎么平衡自己的时间? 创业这件事情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时间,以至于我的业余爱好越来越少。我曾在北京待了6个月,在那6个月里,我很喜欢爬山。但是上海没有山,所以这个爱好已经被压抑了很久。 其实我想做的事挺多的,但是人一辈子得先干好一件事情。七牛今天刚走了第一步,离成功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在这件事没做完的情况下,我的时间一定会花在这上面。 我其实不太像CEO,你能想象的很多杂事,我都外包给了同事,这是蛮多人羡慕我的地方。但唯有一件事一定不能放,就是产品。我一直认为,这个时代的CEO必须是首席产品官,你得知道用户在想什么。脱离一线短期问题不大,但长期一定会出问题,因为所有决策的依据一定是来自用户的反馈,如果离开了这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想法可能会和现实出现较大差距。 对CEO来说,一是确保产品方向正确,二是确保整个公司的运作机制足够高效。想了解公司当前的最大瓶颈,只能从一线获得信息。接触一线倒不是必须亲自去编码,我会review代码,以了解公司的研发效率是什么水平,还有什么样的提升空间。更多的自主权会留给员工,但我希望能参与进去,获得一线的反馈。离员工越远,决定就越盲目。 技术人攻略:你从草根创业者成长起来,怎么看待社会上升通道的抑制? 社会上升通道受抑制,一方面原因在教育,中国的教育体制偏命令式、填鸭式,告诉学生们一堆知识,而不是激发学生思考背后的为什么。这种扼杀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把大多数人教育成了平凡的人,导致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不够。教育造成的思维僵化,导致了上升空间的抑制,而不是真的有人遏制了你,不让你上升。 另一方面,政府资源整个偏向大公司,对创业的扶植力度不够。从美国社会发展来看,整个社会的创新力,是要靠无数小公司颠覆大公司的过程去实现,企业家精神是美国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美国政府努力去政府职能化,甚至连造火箭这样的事,都是民营企业在玩。中国距此还有非常远的距离,政府应该从提升整个社会的创造力的角度,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从而提升国家竞争力。 蛮多人反感现行的教育体制,但虽然意识到问题,还是难免跟随这种步调,害怕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冒险精神不够。我喜欢反过来思考,看冒险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如果机会成本并不高,那为什么不试一下呢?现在那么多人创业,也正是因为创业的机会成本蛮低。在中国创业是Hard模式,但整个环境靠着创业者的不断努力,逐步争取了过来。时代必然经历这样的变化,过时的机制一定会被淘汰,自然而然,人也会变。大家不应该做一个愤青,而要看到困难里面孕育的机会,与其抱怨,不如花点精力去做你觉得能让这个社会变好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去赚钱,但你从事的职业,必须让自己感到开心。如果你选了一个比较高薪,但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工作,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独特的见解,长远的发展前景会非常有限。如果你喜欢自己做的事情,自然而然会下功夫深入琢磨,乐趣才是你发挥创造力和达到一定高度的真正前提。 作者介绍: 技术人攻略访谈是关于技术人生活和成长的系列访问,由独立媒体人Gracia创立和维护。报道内容以“人”为核心,通过技术人的故事传递技术梦想;同时以小见大,见证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变迁。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下,我们的眼光将投向有关:创造力、好奇心、冒险精神,这样一些长期被忽略的美好品质上。相信通过这样一群心怀梦想,并且正脚踏实地在改变世界的技术人,这些美好的东西将重新获得珍视。
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7668.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