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企业利好前瞻
市民王叫兽
阅读:57153
2013-11-08 23:10:09
评论:0
各方都在翘首以盼即将于11月9-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 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策层已在不同场合表示此次会议所制定的改革框架将是“综合改革方案”,而改革力度将是“空前的”。这不禁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前瞻三中全会,预期的改革方向和预期将带来哪些企业利好?我们来看一下:
进一步减少涉及企业设立和经营的行政审批,降低创业、经营的成本
“减政放权”是本届政府的首要改革逻辑,截至目前,334项行政审批事项已下放。如最近对于企业商事登记审批的大大放宽,便可减少创业成本,提高社会投资活力。据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本届政府在未来5年,还会把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三分之一。
汇丰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认为,改革措施将涉及六个领域,关键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以改善增长质量。相关举措将包括简化行政审批以减少政府对私营领域的干预。
“国退民进”或为三中全会改革注脚,民企或迎新一轮机遇
有学者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扭转中国当前市场经济中“国进民退”的现状,再次出现“国退民进”的局面。经济日报副社长兼研究部主管石镜泉在评论文章——《国企须向民企让路》中表示,新一轮政府改革会再倡“国退民进”。他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可能会强调:以市场作主导,中央会促进,国企要配合。也就是谓如果市场要食了一些国企份额的,国企也要让吃掉,这不是瞎猜,央行开设利率市场化,民资可以办银行、建铁路,三马可以搞网上保险,都是国企要面对被‘食’的命运。”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或成“爆点”
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的分析,目前监管体制下,金融资源错配情况严重,已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需求。赵锡军认为,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国企改革等“硬骨头”相比,金融改革应该是当前各项改革领域中阻力最小、效果最好的。“毕竟国内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前期基础较好。”
从大的方向来说,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将进一步深化,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也将逐步放开,这对外贸企业来说可更便利地进行汇兑结算,规避汇率风险。从具体方面而言,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或将成为三中全会后的金融改革“爆点”。已有数十家民营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如果民企自己的银行开业,对服务民企,必将更有优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另外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很可能成为企业低成本进入金融业、进行金融创新的极佳切入点。
“营改增”或将全面推开,企业减税可期
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几乎涉及中国所有行业。“营改增”改革试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不断提速。自今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的营改增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以来,减税效果明显,截至8月底数据显示,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领域,全国共有222万多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仅8月,全国就减税130.13亿元,而1-8月累积营改增减税规模为261.8亿元。
三中全会的召开,料将加快“营改增”的改革步伐。据媒体报道,财税部门正研究邮电通信、建筑、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行业营改增试点方案。可以预见,随着将来更多行业以及更多的地区纳入试点,抵扣链条将逐步完善,进项抵扣也将更加充分,营改增带来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也会更大。除了“营改增”通过税制改革达到减税效果,在目前在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在已有基础上的税负减免也可期待。
改革期望虽大,但亦需谨慎乐观
虽然目前外界对三中全会的期望值很高,但据凯投宏观、美银美林等投资研究机构的预测,三中全会的改革措施可能会让许多人会感到失望,因新的领导层仍处于执政的第一年,不具备出台具体到执行层面的全方位改革方案的条件,而且中国的决策过程是基于共识基础上的,因此将会是审慎的,并且一般会是面临最少阻力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本次会议将发出某种至关重要的信息。如果高层能够达成共识,并明确一个清晰的愿景,将给中央、地方和国有行业的政策制定者指明方向。这一层面的成功将提振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