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如何摆脱“圈内自嗨”,真正进入大众市场?
区块链行业在经历过年初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后,已经进入了寒潮期,绝大多数项目估值大幅度下跌。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我们认为:区块链遇冷并不出乎意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很多项目都在强调自己的理念之新颖和技术之先进,却鲜少见到,有什么项目是真正关心如何吸引大规模终端用户,以及重视他们的使用体验的。 区块链也许能给众多领域带来创新革命,但假如不能推广到普通终端用户市场,不能让“圈外人士”体验到它所带来的好处,那“圈内人”的自娱自乐也不会持久。 有鉴于此,密探一直在寻找能帮助区块链项目“落地”的实用项目,而最近采访到的这家“去中心化应用开发平台” Cardstack 正是其中之一。我们以它为例,探讨一下区块链要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 先来个一句话介绍:Cardstack 是一个去中心化网络的体验层,实现了区块链技术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团队认为:在区块链和云中精心提高用户体验,对于将去中心化技术推向大众市场至关重要。 这段话现在读可能比较晦涩,没关系,我们来详细聊一聊 Cardstack。 首先,每一个区块链项目的诞生,都有它想解决的具体问题。成立于 2014 年的 Cardstack,要解决的是互联网中普遍存在的“孤岛”问题——无论是移动互联网、云端还是新兴的区块链,都难以避免这个问题。 先说移动互联网孤岛。大家是否都有类似的体验:手机上总是开着十几个应用,经常不得不来回切换练手速,比如这边跟朋友微信讨论哪里吃晚饭,那边在地图 App 和点评 App 里疯狂查找信息。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数量众多,彼此间却无法通信,用户经常在多个重叠的功能之间进行选择,才能形成其工作流程。此外,每次安装新程序都要重复一系列步骤:搜索、下载、查找图标、启动、观看程序介绍和注册等等,大大阻碍了用户尝试新应用的热情。 而云端孤岛指什么呢?随着软件迁移到云中,用户需要管理多款基于云的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的订阅。这一点,企业用户都深有体会。大多数小型企业需要5-10个应用程序才能运营,大型企业则需更多。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一套管理和使用流程,并且为了保持竞争力,许多应用程序都具有重复的功能集。这是不协调但竞争激烈的市场所造成的自然结果,但是给终端用户带来的,是昂贵的总成本和繁琐的过程。 最后,区块链的出现,也避免不了“孤岛”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绝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会发行自己的通证即 token。如果以后区块链应用普及开来,我们是否得为每一款使用的产品都购买其专属通证?是的话,每个人至少都得买几十种通证吧。 “孤岛”的出现并非企业和开发者有意而为之,实则是技术进步奖励所带来的结果。假如谷歌想开发一款新的通信应用,那么从前端到设计到后台,谷歌团队会一手包揽,这客观造就了“谷歌孤岛”。现在,Cardstack 希望解决这个问题,思路就是:把这一整套的开发流程分解,每个开发者只需要做自己擅长或者想做的那部分,比如只做终端用户交互界面,或者只设计一款游戏的玩法机制。 Cardstack 把这个解决思路称为“将垂直孤岛重新定位到水平层”:Cardstack正在构建一个新的体验层,这个体验层帮助用户协调自己所使用的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迎接开放式生态系统中去中心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时代。 那么,这种思路,如何在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得以体现? 首先从开发者的角度说,Cardstack 为开发者提供了关于应用开发的 SDK,即软件开发工具包,也提供了拖入式功能程序库。Cardstack 创始人 Chris Tse 表示,Cardstack 将开发者常用的功能进行模块化并封装 ,打包成可视化的“卡片”(也就是 card)。“卡片”,是 Cardstack 的核心概念。 这些卡片组成Cardstack 的拖入式功能程序库(library),开发者可直接将程序库中的卡片拖入界面,来创建应用程序,从而降低开发门槛,而不是开发过程中的整个流程都需要自己动手。这极大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门槛。目前,功能程序库中有可搜索的索引、实时通知、统一用户权限等常见功能。 另外,Cardstack 还为开发者提供通用的操作环境,即 Cardstack 将区块链、云端为基础的应用程序与 Cardstack Hub 合并,来构建跨应用的工作流程,从而使得开发者在 Cardstack Hub 基础上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兼容。 什么是 Cardstack Hub 呢?它是为方便用户使用而设计的,相当于用户工作流程的数据层适配器,和一个“插件管理系统”,桥接移动端、网络端的 App 与 DApp ,将用户命令传递到相应的数据系统,用户可以进行查询。 打个比方,Cardstack Hub 就像一个全能型管家,而具备各种功能的“卡片”,则是跟 Hub 连接,你通过 Hub 对它们进行各种命令、使用和安排。 此外,Chris Tse 表示,用户有对 Cardstack Hub 的数据协调层的控制权,即用户可以自行配置自己的 Cardstack hub 数据层所连接到的底层设施,这个底层设施可能是区块链也可能是云端,看用户自己想放在哪里,比如你想把各种区块链钱包信息都保存在本地,不上传到任何网络上,也是完全可以的。 而对用户来说,通过将应用程序的每个状态转变为“卡片”这种视觉信息,以及过链接相关卡片来指示下一个行动步骤,可以使必要的编排变得直观起来。并且卡片的可组合性以及相互操作的能力非常高,既能独立使用,也能嵌入其它的应用程序。卡片组合式的生态系统,能大大减轻各种“孤岛”给用户带来的不便。 无论是“卡片”还是 Cardstack Hub,这两种新颖的设计方式,主要的目的,就是把用户置于最重要的位置, 让他们充当中心, 以便应用程序和服务流程通过用户自己习惯的方式,和自己控制的软件栈,来实现交互。 以上是我们从技术角度对 Cardstack 进行的分析,那么,要构建这样一个全新的,卡片式的生态系统,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系统内经济模型。而 Cardstack 对这个经济模型的设计,也无处不体现着其“降低开发者和终端用户的使用门槛”以及“消除孤岛”的目的。 Cardstack 生态系统的经济模型 Cardstack 为所要构建的生态系统,发行了通证 CARD。在此生态系统中,终端用户、开发者和分析矿工是三大主要力量。 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在使用完整的分布式应用(DApp)时,涉及到的每一个层级和“卡片”单元,其开发者可能都发行了自己的通证。如果不设计一个通证可以与它们兑换的话,用户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可能需要购买数十种通证。Cardstack发行的 CARD,希望能帮助用户解决不同代币的兑换问题。通俗地说,CARD将替用户解决不同货币之间的转换,用户在前端仅仅需要购买和支付CARD 这一种代币即可,这是更加方便和具有高流动性的方式。 而开发人员又如何获益呢?收益的方式来自用户的购买和软件内置付费,同时包括平台对开发者的激励。Cardstack 特意设置了奖励池(Reward Pool),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其运作方式。 假设开发者 A,使用开发者 B 提供的后端,和 Cardstack 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与拖入式功能程序库,开发出一款好玩的游戏。该游戏的购买价格为 1000 CARD,并且内置一些收费道具。第一个月游戏吸引了 8000 名用户购买,加上内置付费,奖励池里有了一千万个 CARD。奖励池里的奖励按月结算,根据 A 和 B 的分成协议,A 的分成比例是 60%,于是获得六百万个 CARD,B 拿到 40% 即四百万个 CARD。 以上比例和数字皆为虚构,只是为了说明开发人员的获益方式。下图来自 Cardstack 白皮书,解释了具体的归因和分配模型。 另外,Cardstack 不仅对开发者开放,还对网站后台管理者开放,当管理者发现 Cardstack 上没有自己需要的功能或者应用程序时,管理者可以在该平台上悬赏,由平台上的开发者来开发,开发者会获得用户悬赏的平台代币 CARD。用户也可以“定制”自己需要的应用或功能。 最后,以上支付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追踪、总结和计算等等,都由聚合协议 Tally 完成。这是 Cardstack 所开发的一种高级的、可拓展的一致性协议。使用 Cardstack 创建的 DApp 利用 Tally 协议,就拥有了执行复杂运算来组织大型用户网络的能力,比如批量支付、计算投票、分发奖励等等。而分析矿工通过提供自己的 GPU,来协助 Tally 完成计算和验证,从而赚取 CARD 收入。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介绍的 Cardstack 项目。该项目成立于2014年,开发和设计团队位于美国纽约。现阶段,Cardstack 团队按照路线图计划,在生态系统内的社区管理、卡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底层的共识协议等层面,进行更深度的优化和完善。 Cardstack Roadmap 结合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理念、应用程序框架、通证机制和聚合协议,Cardstack 希望为区块链技术真正进入大众市场并被广泛采纳,而架设一个良好的基础。 让终端用户真正能方便快捷地用上区块链技术,大众市场才能真正看到区块链的潜力。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6380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