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常新: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探讨
市民王叫兽
阅读:42197
2017-07-17 20:48:33
评论:0
作者雷常新,现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编委会主任。自幼爱好书法,师从当代大书法家王文祥(毛泽东图书管理员,俗称“中南海毛氏书童”)。雷常新喜欢研究诗词歌赋、经济、政治、军事,注重文化。从小临摹王羲之、赵孟俯、赵朴初等名家字帖。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历经数十年,从不间断,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
横竖勾点万千态,一笔一画总关情。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汉字发明以来,其书法艺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中国书法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而发展的。纵观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美,近代尚善”。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社会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中国艺术之美和中国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正是这种独特书写艺术,使得书法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于对自然现象的模仿,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所以,中国文字也叫形象文字。春秋战国时期之前,各地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国家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文字统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都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当时字体的面貌。由于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
“两晋”时,在书法上人们追求大雅、悦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人才辈出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笔势笔笔相扣,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出神入化,赋予了文字的生命力。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不失为一大创举。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纵观唐代之后的宋、元、明、清、诸朝汉字书法虽有新突破,然仍在汉唐两晋之中徘徊。近代以来,是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社会革命必然影响到文化艺术的变迁,作为书法艺术也不例外。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诸多变化,书法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艰难、同时又愈加多姿多彩的局面。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封建体制的解体,特别是社会进入电脑时代之后,使得毛笔在日常书写活动中渐次消退,书法成了一种单纯的艺术创作活动。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开辟道路。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广泛传播,又使得传统的书法艺术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有潜在的濒危性。尽管如此,现代书法的成就仍是相当卓著的。在流衍数千年之后,书法仍然闪烁着艺术的无穷魅力。中国书法成为人类非物遗产代表作,意味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字史上的重要地位,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发展前景无限。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的升华与社会价值的趋向遥相呼应,可以直接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和精神风貌。
中国书法之美,源于中国汉字之美。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我赞成鲁迅先生的观点。汉字和书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字因书法而有生动的形体之美,如人如舞;书法因汉字而有丰富的内涵之美,使之浮想联翩,如入梦境。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元素,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汉字书法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就是一部辩证法大典,它组合无穷,反复无常,尽在其中,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造就了五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华文明。一部中国书法史,既是一部汉字的演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文化史,无论岁月过往,朝代更替,但中华文字与文化始终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总之,中国书法五千年,高峰连绵,群星灿烂。有人认为,书法在唐以前始艮终乾,南宋以后始巽终坤,我同意这个说法。就书风而言,应该可以定论,唐以前的书风高古苍健,南宋以后清雅秀隽,正所谓“古质而今妍”。我国古代书家,其风格虽各个不同,其本质则相似,唯美而已。林散之先生《题画》诗有云:“有法兼无法,今人认古人。若能寻造化,笔墨自通神。”画如此,书法亦然。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时代。伟大的时代,必然呼唤伟大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大国,特别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千千万万有历史担当的人们,去弘扬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当代中国的书法家应当自觉的担当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行稳致远,勇于创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写出更多、更新、更美、更真、更高尚的书法作品,以不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56549.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