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的心酸创业史:写“段子”是因为没钱没资源
haixia005
阅读:28546
2017-03-10 18:07:32
评论:0
这两天,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在微博发表的一篇回答网友提问的文章火了。
老罗在文章中说,锤子在创办之初既没有钱也没有资源,他只能通过各种途径造势。在锤子创办早期,他差不多要每周七天、每天四五个小时泡在微博上。
锤子科技创立的头两年是没有硬件产品的,那时候罗永浩还有很多精力可以花在文字创作上。但这两年,因为硬件产品相关的事情越来越多,罗永浩已经很少有时间写市场、公关和品牌部门所需要的文章了。
现在聚光灯下的罗永浩更加沉默平和,他不再像以往一样犀利刻薄。
这四年来,他跨行创业经历过不断试错,经历过黑料缠身,也经历过高管离职风波和一度惨淡的手机销量。
但拥有强烈自我导向意识的罗永浩坚持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天生骄傲”四个字在罗永浩的身上看似渐渐淡去,实则愈发明显。
从创业初期一步步走过来,罗永浩经历了“招人”、“缺钱”、“被黑”这些难熬的阶段,支撑他走下去的竟然是“幻觉”?
以下内容为腾讯创业根据罗永浩的文章以及演讲实录精编,Enjoy:
创业最重要的是找对人
罗永浩刚开始做锤子手机时,找了两个不靠谱的工程师写程序,做了两三个月,发现要返工;找了一个不靠谱的技术主管,主管说 6 个人就可以完成一项任务,但实际上,那项任务需要20、 30 人。
跨行创业的罗永浩的初创之路也是很艰辛。
罗永浩刚开始创业时做的是牛博网,一个小众的英语培训。他的朋友曾对他说,他看起来是能够影响大众的,虽说他当时做的视频那么小众,最高的点击量也有 1000 多万。那小众的做得那么好,做大众项目岂不是影响更广?而衣食住行才是大众项目。他便开始盘算,衣食住行相关的产业中,哪个他可以去做。当时,他想到的就是宜家和苹果。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做木匠,这可能也是他一直专注于“工匠精神”的原因。但考虑实际情况,他觉得做苹果手机类更有优势,一是他热爱手机,二是乔布斯死了。在天生骄傲的罗永浩看来,手机圈里唯一的聪明人死了,剩下的又很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于是自认为很懂工业设计的罗永浩开始了他的锤子之路。
他觉得推动苹果往前走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它懂心理学、它懂体验、懂产品的优美和用户的感受。但真正开始做锤子手机时才发现并不是理论那么简单。
首先便是招人的问题。一开始罗永浩没有招到对的人,对他来说,招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罗永浩心里全都有数,但是在技术实现方面,他确实没有这些技术背景,他原来是英语培训行业的,也做过媒体性质的网站,但前期技术方面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到处去找人,也找错过人,过程中受了很多的罪。但万幸的是,他们底层的技术是Google做好的,而且是完全成立的,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只需要做一些相对简单的表面的东西。
在这个基础上去做的时候,他们找了两个比较不靠谱的工程师去写某一个 App,一般是两三个月是能完成一个基本的雏形,当然做的不太成功。所幸浪费的时间不算太久。他们经历了很艰难的试错过程,还好这个过程没有让公司垮掉。但是如果是需要两百个人同时协调工作,架构师和技术主管找错了,那这二百个人的努力全部废掉以后,这个世界是不会给他重来的机会的。
不仅如此,罗永浩当时找的技术主管认为 6 个人就可以完成一项工作,罗永浩就只用了 6 个人来做,但后来才知道其实这项工作要做好至少需要二三十人。因为前期没有靠谱的主管,罗永浩前期冤枉的时间至少有半年以上,这个代价是惨重的,而他把失败归因于在这个行业里没有任何资源。
如今他复盘时也总结道,做实业不容易,手机是特别典型的硬件制造行业,这个行业涉及的链条长、环节多、资金链重,而他这次跨界确实跨得有点远,由于经验不足,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在设计上做了一些比较激进的选择,导致量产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因为在细节上过分追求完美,导致产品发布频频延迟,坚果、T2 都比预计上市的时间差不多晚了半年,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期。
锤子创办之初没钱 靠写段子造势
在锤子科技成立的初期,因为缺人缺钱缺资源,罗永浩着实是花了些精力去制造传播性话题的。那时候差不多要每周七天,每天四五个小时泡在微博上。
为了低成本甚至几乎无成本的造势造话题,他和几个早期的同事创作了很多具有话题和病毒性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些是让外人感觉创业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集体的欢乐和情谊的段子,用来吸引新人入伙;有些是骨子里严肃但貌似嬉皮笑脸的故事和由此引申出来的严肃启示,用来真诚准确但不说教地传递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有些是处心积虑地绕了三个以上的弯子精耕细作的专业性装x(在他看来,多绕几个弯子装x的好处是,即使看穿了你的人,也常常会因为看穿本身所带来的知识和智力优越感跟你惺惺相惜,而不是恶毒攻击),用来制造高冷但不刻板的品牌气质;有些是永远激动人心的,跨越文化和时代隔阂的心灵催泪弹,用来和他们的潜在同类建立情感纽带。
在罗永浩团队关于市场营销和品牌工作的内容创作实践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吹牛x”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他们对与之相关的写作也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他认为,人与人的智力和天分没有那么大的差距。想把任何事情做得异常好,都需要异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就像有的企业的 CEO 开发布会前用两小时准备演讲,而他要花 200 个小时准备演讲一样,他们创作的每一个触及灵魂并被广泛传播的“吹牛x”的后面,都是创作人员大量投入的心血和精力。虽然很多时候,它们可能看起来像是几个随意的、轻松自如的“得瑟”。
当然,他在创业初期,还有过很多对同行和前辈诚实由衷但是过于刻薄犀利的讽刺和评论,他承认,这是他个人完全率性的失职行为,他觉得这些肆意的臧否客观上伤害了很多品牌的粉丝的感情,导致公司后来的公关团队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现在想起来,他是感到非常惭愧的。
曾经黑料缠身,有人恨极了他,有人爱极了他
很多时候,罗永浩给人感觉负面新闻不断,比如说“被驱逐流放、外行瞎xx指挥内行、乱骂友商员工的自制炸弹者”,比如说他的产品“被几乎全部退货”。但是老罗心里非常清楚,对于网络和媒体舆论,自己处理得非常业余。
“很多人本来不喜欢我们,看完了以后觉得我们是一个流氓公司,搞得我们很被动。有一些ID常年造我们的谣,甚至还有‘锤黑联盟’。我们起初麻痹大意了,总觉得我们问心无愧,其实新浪是受理这种投诉的。媒体这块我也没有处理好,之前我总是有一些江湖野路子的自信,以前我是光棍,非常自信。开始做这个锤子科技的时候,有投资人和一些咨询界的朋友问过我,媒体公关你怎么解决。我们操作的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业,他要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我跟我们的投资人说,我们全是正面报道,不需要媒体公关。 ”
结果接二连三出现负面新闻,罗永浩困惑了。一问媒体朋友,说是某些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里,有 6 个刚毕业的编辑记者,三个是铁杆的锤粉,三个是铁杆的锤黑。媒体发出来就是三个黑锤子的,三个夸锤子的,他们觉得这样很客观。
老罗后来知道,他得罪过的编辑和记者,是因为自己曾经刻薄地批评过他们喜爱的品牌。媒体朋友告诉他:企业和媒体面对面的时候,肯定是企业要谨慎,做大众消费品的,惹了媒体有什么好果子吃。
企业想要解决黑料缠身的问题,必须和媒体加深沟通了解。为了逃脱舆论困境,罗永浩成立了媒体公关部门。
后来他自己感叹道,媒体对企业而言,特别是产业口的这些媒体,他们需要新闻的。企业要配合给他一些新闻,然后当他对你有疑虑的接受采访,甚至可以请他到内部了解情况,除了是保密的地方。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企业的公关部门可以常年跟记者保持私人联系,问个好,吃个饭,聊聊天,维系双方关系。
等到有负面新闻的时候再要发,媒体虽然不会因为谁跟他吃过饭就不报了,但他会打电话核实一下,如果核实的时候企业把证据给他,他发的就是辟谣新闻。
支撑罗永浩一直工作的不是面子,是幻觉
“ 我比他们额外多看到一些非常光明的东西。我强烈地预感到,它会成为一个冒险的企业。是这种‘幻觉’支撑我每天辛苦工作,并不是什么‘面子’,什么‘不得不挣扎坚持下去’。而且基于很多非常理性的分析,但是我的理性分析尝试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别人还认为是幻觉。”罗永浩说,是这种额外看到的光明与理性支撑着自己每天辛苦的工作。
老罗无论是创业伊始还是现在,一直在用独有的方式向公众倡导自己的理念。不管是彼时带着幽默与犀利的演讲,还是如今更平和朴实地研究项目,他依旧是那个天生骄傲的罗永浩。
他从不将为自己欢呼的人视为自己的粉丝,“我又老又胖,哪有什么粉丝啊”。就像他总说,那些买门票去看他发布会的人,并不因为是他的粉丝,而因为他们是某种理念、某种价值观、某种生活态度、某种理想主义的粉丝。
只有文理兼修的CEO才能引领世界。其实做品牌很大程度上就是“讲故事”,这个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哪些产品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性认识,这一点在‘To C’业务产品的商业逻辑上是少不了的。像罗永浩在没有很好的商业成就之前,就讲了自己的品牌理念。“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营销,它的核心是讲一个故事,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这个其实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同时因为讲一些感性的,比如情怀这样的东西,也使得罗永浩被不喜欢的人嘲笑得够呛。实际上在消费品领域里,全世界范围内最成功的企业,一定都是讲情怀。苹果在辉煌的时期做了那么多优秀的产品,但是看他的广告永远都是讲感性、情怀、讲理想主义的。他会去讲“一支铅笔的故事”,这其实是很打动心灵的故事。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文理兼修的企业创始人擅长把这些东西处理得更好。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5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