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或受监管 摩拜、ofo谁主沉浮
共享单车“橙黄大战”硝烟再起。 当公众还在津津乐道于年初摩拜完成新一轮超2.15亿美金融资的消息时,1月16日,共享单车ofo对外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智能锁,并首批投放在北京中关村地铁沿线等部分地区。安装ofo首代智能锁的单车,每次用户开锁时将设定随机密码,并通过智能锁中内置定位器,可及时追踪车的流向。 ofo此前因缺失核心智能硬件GPS,让ofo单车难以实现精确定位,一度遭遇用户“找不到车”的尴尬。智能锁的安装,似乎将这一尴尬逐渐化解。但这一装备的升级,是否就意味着在“橙黄大战”中,ofo能取得最终胜利? 大战升级:从资本博弈到智能硬件技术比拼 “共享单车”的出现,让“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得到了解决。正是看到这“一公里”的前景,各种单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互联网巨头、VC风投、传统厂商等各路人马似乎也为了不错过这一“风口”,都纷纷入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20家正在从事单车共享业务的企业。但经历了近一年的厮杀后,橙色的摩拜单车与黄色的ofo共享单车“二骑绝尘”,已远远将其他玩家甩在身后。根据猎豹全球智库监测到的安卓端数据,目前国内单车APP根据周活跃渗透率排名,摩拜和ofo依然是前两名。这也让“橙黄大战”正成为单车项目中最令人关注的角逐。 自2016年8月开始,摩拜单车自沪一举进京,直奔ofo的大本营。那时,摩拜和ofo烧钱的战争便正式打响。经过数轮比拼,资本领域显然已经成为“橙黄大战”的主要战场。此次ofo发布其自主研发的智能锁,也将“橙黄大战”的战场,从资本领域延伸到智能硬件技术领域。 对于ofo此次发布的智能锁,有业内人士对其在解决车辆被盗方面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广州千行骑游创始人周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ofo智能锁的弊端在于一天一次定位,只能是帮他们收集下用户数据,对丢车问题还是无能为力。 此外,ofo内部人士也向媒体透露,此前已经投放的小黄车,其机械锁将不会替换成智能锁。也就是说,未来ofo将会出现多种开锁方式的单车。对于用户来说,省事和省钱向来是做出消费抉择的重要指标。一旦同时推出多种开锁方式的单车,ofo面对的不仅是摩拜等其他单车的竞争,还会面临内部单车互相竞争的尴尬局面。假设安装智能锁的单车开锁步骤比安装机械锁单车复杂,或者出行费用更贵,用户对安装智能锁的单车势必会减少兴趣,最终这一类ofo单车很有可能沦为街上固定的“风景”。 胜负未分:创业基因可窥一二 从一开始的“融资大战”,到之后的“铺车大战”,再到如今智能硬件技术上的较量,摩拜和ofo都在试图“打败”对方的过程中迅速成长。如今,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尚未明晰,断言谁胜谁败,为时尚早。但摩拜和ofo不同的创业基因,注定两者命运也有所不同。 虽然摩拜单车和ofo做的都是自行车租赁,提出的都是共享模式,但对于“共享”的理解,两者却大相径庭。摩拜单车理解的“共享”是用户可以共骑一辆单车,而ofo所理解的“共享”则是“以1换N”的理念,也就是说,用户在可以共骑一辆车的基础上,还能够将自己的单车共享给大家使用。显然,不同的理念,也让两者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思路不同。摩拜单车实行的是自行设计制作的重型模式,ofo则以平台角度切入,采用提供普通自行车+机械锁的轻型模式。 不管是“重型模式”,还是“轻型模式”,回归到共享单车商业领域,目的只有为了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而彼此之间的用户之争,说到底还是会回归到产品本身。 一方面,在车辆造价上,摩拜单车的成本远高于ofo共享单车。此前有媒体估计,以每日3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计算,一辆摩拜单车的日收入为3元,想要收回3000元的成本,在不改变收费规则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33个月(两年零9个月)。而如果ofo的单车成本以270元计算,每天每车单量为10,客单价0.3元,3个月左右就可以回本。 但另一方面,摩拜单车在车辆耐用性和安全性上要比ofo共享单车优越较多。不少用户反映,摩拜单车虽然在骑行过程中比较费劲,但是其操作性能大都完善,安全系数较高。而ofo共享单车虽然骑行较摩拜单车轻松,但经常会出现刹车失灵、坐板松动等情况,这对用户体验带来较大影响。此前,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在一席演讲中也提到,摩拜单车是按四年免维修标准自主设计的。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单车的过程中,除了车辆造价,还要考虑车辆维护成本。摩拜单车产品注重单车质量,前期在造车过程中就已经为车辆在服役期间提供稳定、舒适的产品体验打下了基础,再加上智能锁跟踪便捷性,让摩拜的运营成本可以量化、可控。而ofo之前在造价上“没上心”,在车辆维护方面就要面临更多的问题。廉价车辆高频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以及车辆丢失等情况,使得ofo维护成本逐渐增高。而当ofo车辆维护成本越高,势必带给用户的感受越不好,从而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当然,此次ofo发布智能锁或许会对车辆丢失的情况有所缓解,但因其安装机械锁单车数量庞大,智能锁所减小的维护成本应该是较小。 此外,在单车设计方面,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都使用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车身颜色,但是从单车设计感来说,摩拜单车显然更胜一筹。随着“绿色出行”的概念逐渐被公众所接受,用户对单车外观要求也逐渐提高,ofo共享单车尽管满足了用户出行的基本需求,但要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可能还需在单车设计方面加大力气。 政府监管:“橙黄大战”将更为热闹 硝烟一起,必将是胜负的争夺。在经历了多次“车轮战”后,摩拜和ofo依然还在相互搏杀。“橙黄大战”究竟会在何时分出胜负?又会是谁主沉浮? 此前,在2016年9月29日,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表示,拼车、代驾战场均在90天结束战斗,单车共享也不会例外,ofo和摩拜的战争将在90天内结束! 如今,90天已经过去,摩拜和ofo之间的较量显然还没有分出胜负。不过,从市场的反应中不难看出,摩拜和ofo,谁更受到用户偏爱。1月16日,艾瑞咨询发布最新数据,2016年11至12月,在共享单车APP领域,摩拜单车的周独立设备渗透率已达88%,远超其余竞争对手,其市场占有率已接近9成,而ofo等第二梯队的市场份额总计只有12%。 如此巨大的差距,似乎已让摩拜单车在整个单车项目中取得绝对话语权。但随着共享单车“井喷式”发展,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挤占公共空间和资源、行车扰乱城市秩序等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政府监管部门对共享单车的监管意愿也逐渐强烈。
近期,不少地方都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出台相应法律法规。1月9日,成都出台《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运营方制定安全骑行规范、文明用车奖惩制度及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将运营车辆信息和信用评价信息直接接入政府指定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等;深圳则拟将共享单车乱停放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上海则多次扣留数百辆共享单车。 此外,在近日各地两会期间,不少地方代表委员都呼吁对共享单车建立更高的生产标准以及更高要求的安全检测系统。 政府的监管,预示着共享单车市场“无纪律”的状态将要结束。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不仅表明政府对共享单车企业也发出预警,也同样让“橙黄大战”增添了更多的未知性。摩拜能否继续保持优势,一定程度上,创业基因就已经决定。但网约车先例在前,政府将扮演何种角色,还有待观察。不过有一点可以想见,2017年,“橙黄大战”将更为热闹。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47989.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