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观点】阿里兼并“变量”UC:四个男人间的故事终局

市民王叫兽 2014-06-12 43801°c

百度 19 亿美元收购 91 后,中国互联网并购整合记录又被刷新了。今天,UC 优视宣布并入到阿里巴巴集团公司,组建为阿里 UC 移动事业群,俞永福则被邀请加入阿里巴巴最高的业务决策团队,任阿里 UC 移动事业群总裁。虽然官方暂没有透露并购整合金额,但俞永福已在和内部员工信中兴奋地表达:「整个交易总对价远远超过之前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交易『百度 19 亿美元并购 91』。」这个估值,据传在 40 亿到 50 亿美元之间。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一个月前的 GMIC。俞永福出人意料地炮轰百度,并在演讲的最后表示:「今天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这句话是长城会前两天的晚上,俞永福更新的一条微博内容。随后媒体采访中,多次被追问这个重要的决定是什么,俞永福始终避而不答。想来当时那个重要的决定,是俞永福是 UC 与 BAT 的并购暧昧绯闻做出了决定,这是继 2009 年、2013 年阿里集团对 UC 优视投资后,双方实现的全面融合。这也意味着,国内互联网格局中最后一个重要变量已经尘埃落定。 复杂和激烈竞争的中国互联网一直被标注为三个男人的故事——富于梦想的马云(天秤)、高富帅的李彦宏和低调内敛的马化腾。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成为众人抢滩的领域,深耕该领域数年的 UC 在这场适者生存的竞争中,一直被 BAT 当做重要变量来追逐。 三点构成一个稳定面,但如果在三点中加入第四个「变量」点,形势就变得很微妙了。 「入口」UC 2011 年以来,互联网巨头 BAT 的圈地和混战愈发白热化,从生活消费到电子商务,从无线服务到互联网金融,巨头们乐此不疲地过招「三国杀」。BAT 对 UC 急躁的的轮番并购只因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已经集体患上焦虑症——在 PC 弱化的将来,如何将 PC 时代累计的优势复制到移动端,是马化腾、李彦宏以及马云等共同考虑的问题。 从互联网往移动互联网延伸的过程中,BAT 或多或少遇上了阻碍——原本在 PC 端畅通无阻的业务和推广招数行不通了。寻找一个在该市场已经有成熟产品和经验的团队来迅速弥补移动互联网入口,这也是 BAT 不断收购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逻辑。 移动互联网有五个公认入口:一是硬件,掌握在手机厂商手里,二是网络,掌握在运营商手里;二是浏览器和超级 App;三则是搜索引擎。(应用商店也被视为一个入口,但从内容角度来看,应用商店只能带来分发流量而不可能带来内容流量。) 在以上五大入口中,能被 BAT 纳入麾下并短期见效的入口也就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客观来看,UC 的确处在移动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位置。在应用商店模式弊端越来越显现的背景下,轻应用及 web app 将在未来逐渐成为主流,而这恰恰是 UC 耕耘多年的领地。而在另一移动互联网入口——搜索,UC 旗下潜行四年的移动搜索业务神马月度活跃用户数达到 1 亿,国内移动搜索引擎市场的渗透率超过 20%。 除了 UC 本身所处的产业位置,更为让 BAT 心动的是 UC 的各项数据。它拥有国内少数除了 BAT 之外拥有上亿活跃用户的应用之一,UC 浏览器目前全球用户超过 5 亿,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其旗下手机浏览器在国内移动浏览器市场的月度覆盖人数占比达到了 65.9%,和中国网民花费时间最多的三大应用之一;它是国内最重要的第三方移动应用分发渠道之一;在炙手可热的手机游戏市场拥有覆盖大量开发者的成熟分发能力。 除了强大的内容平台,UC 甚至还做到 BAT 未必做到的事情——UC 也是国内最早一批进行国际化探索的互联网公司,海外用户早早地过了亿。 借助这些成绩和雷厉风行的团队,UC 无疑是那个极有可能改变中国互联网商业格局的「变量」.BAT 都认为成功收购 UC 就意味着拿到了「船票」,并恰如其分地缓解了他们在移动互联网布局上的饥渴。 原本,UC 想要傲然地成为 BAT 之外的另一极,坐上中国互联网第四把交椅。按照俞永福的意思,其实在 2010 年,UC 就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对比 360 上市之前的两个关键指标,第一个是浏览器用户 1.72 亿,另外一个是收入 3.7 亿元人民币,我们早就达到了这两个指标。」 于是,即使俞永福不断在强调 UC 不卖,但丝毫不影响 BAT 对其的青睐。UC 一直躺在各个巨头的收购名单中,并「定期」成为移动互联网收购绯闻主角。 中国互联网江湖的是非,充满了男人们的野心、梦想、意气和算计。有时候商业的翻脸远比情感起伏来得快得多。在这场 BAT 对 UC 的的追逐并购中,马化腾一度示爱,俞永福不卖,后来 UC 开始长达 5 年的腾讯抗战史。和 UC 保持长期暧昧基友关系的百度曾伸出橄榄枝,俞永福拒绝,后来今年 5 月那场被称为移动搜索第一战的「百神大战」爆发了。马云酷爱武侠,热衷佛禅研究,此时他表现出似乎更懂男人的梦想和奋斗,对俞永福说,来我这里,做你想做的事。俞永福心动了。 阿里:志在必得 2009 年,阿里巴巴对 UC 进行第一轮战略投资时,UC 的用户还是 1 亿,国际化的想法刚刚形成。而如今,UC 的全球用户已经到达 5 亿。 不管马云当年对 UC 的投资是洞悉全局还是误打误撞,在这些年里,马云一直向俞永福表达了增持的意愿,直至上个月阿里提交的招股书透露信息,阿里巴巴已占据 UC66% 的股份,但控制权仍在俞永福手里。这个月内发生了很多事情:京东成功上市,微信小店正式上线,搜狗整合微信资源推出微信搜索……对于这些被外界视为对阿里巴巴发起进攻的举动,马云始终闷不做声,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一个个的并购。当然,这次说服的是俞永福。 马云和俞永福的私交不错,在多个场合,俞永福在毫不掩饰对马云的称赞,甚至将之捧为贵人。从俞永福的初衷来看,私交归私交,商业归商业。但在说服俞永福这件事儿上,马云比其他人有耐心得多,诚意也是显而易见:来我这里,做你想做的。这是俞永福最看重但百度腾讯不愿意给的。当然,一个足以让俞永福可以给全部员工交代的估值也是关键。虽然目前没有公开交易金额,根据俞永福内部信,这笔交易「将创造目前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整合」。 为什么马云对 UC 如此势在必得?上述提到的 UC 产业链价值显然是一大原因。回溯阿里巴巴近年来以及最近几次的收购,有些人看不懂马云的棋局——并购对象太分散了。在移动领域,收购了美团、陌陌、丁丁网、友盟等,而在更多垂直领域,金融上收购天弘基金、文化上收购文化中国、体育领域收购恒大足球……如果加入 UC,马云的战略意图就清晰了。近年来,马云一直强调做生态而并非公司。 今天的阿里集团,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文化娱乐、物流、国际化甚至体育等多个垂直业务上的纵深布局,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内任何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格局。然而在这个布局中,阿里始终缺少能持续提供巨大流量的源泉,UC 的加入弥补了这一点。如果说阿里巴巴在编织一张很大的网,UC 便是线。作为一个基础平台,串联起所有的纵深布局。更重要的因素则在于俞永福领导的 UC 团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这支队伍称得上兼具经验、敏感度和有实力的团队。 对阿里来说,这是个接近完美的布局;而从 UC 角度来看,阿里其实远比腾讯和百度更适合 UC。纵观 BAT 的收购整合策略,腾讯和百度更偏向将业务嫁接在其原有业务上,这种策略更适合产品单一型公司。而 UC 浏览器作为一款平台型产品,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业务体系,显然阿里的整合能让 UC 发挥更大优势。 百度:失之交臂 去年百度创造的中国互联网并购记录「19 亿美元收购 91」的收购案,女主角本应该是 UC。 由于对移动互联网反应迟钝,在 BAT 竞争中,百度已经落后一步。从主营业务出发,百度将其移动战略寄希望于移动搜索上。从业务契合度上看,UC 对百度支撑力度是目前任何一款产品都无法替代的。浏览器和搜索是天生一对,这一逻辑已经被 360 在 PC 端成功证明,神马搜索则在手机端进一步证实,推出一星期后,神马搜索已经获得 20% 的国内移动搜索用户渗透率。在移动浏览器,UC 长期稳居 65% 以上的用户渗透率,很长时间里,UC 为百度无线提供了三成以上的流量。UC 的海外市场成功拓展也对百度未来的国际化战略意义重大。 在稍纵即逝的历史窗口期,只有围绕渠道把握住稳定的用户量,后续的变现和商业化才会成为可能,这也是为何巨头哪怕付出令人瞠目的价钱也要拼命抢占移动渠道的逻辑所在。 对于想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来居上的百度来说,买下 UC 等于为自己买下未来冲击千亿美金市值的可能。拿下 UC,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拓展,百度都会表现得游刃有余。 这场联姻本来可以成为美谈。作为之前多年的合作伙伴,李彦宏几乎是看着 UC 过去几年的快速成长。俞永福甚至还说过,BAT 中从业务上最了解 UC 的就是百度。从 2008 年开始,UC 的流量和营收都是取得了百倍的增长,这些百度看在眼里震撼自然是很大,所以百度很早就伸出了橄榄枝,李彦宏也亲自全程参与了谈判。百度给 UC 的估值则是 20 亿美元——在当时,这也是一笔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并购整合记录。 坐到谈判桌上时,分歧便出现了。最根本的原因在李彦宏身上,矛盾点则是控制权。李彦宏和俞永福应当是惺惺相惜的两个男人,同样的理性、低调,同样的理科男,同样都是天蝎座。问题就出在这里,两个天蝎座的男人相遇,大家都想控制局面,最后这场谈判竹篮打水。后来俞永福在媒体采访中说到:「百度只有李彦宏一个人能做决定,其他无论哪个人说白了都是执行层。即使百度和 UC 的战略发展高度协同,俞永福和李彦宏也是汇报关系,而不是合伙人关系。」 随后的事情所有人就都知道了,百度没能说服俞永福出售 UC,转而以 19 亿美元收购了 91 助手,与 UC 彻底分道扬镳。爱不成,仇相见。如今,双方已为移动搜索大打出手。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在百度对 UC 旗下神马搜索的特别关照中,俞永福愤而更新微博:「五一期间认真做了反思,为什么百度发布手机浏览器,UC 很淡定,UC 发布神马移动搜索,百度很疯狂?今天做了一个很很很重要的决定。」 高富帅的李彦宏终于亲手把自己好基友俞永福推入马云怀里。 腾讯:纷争不断 在舆论印象里,腾讯是最不可能与 UC 牵手的公司,因为两者之间的纷争可以追溯到 2008 年,QQ 浏览器推出以后,就没有过任何走到一起的迹象。但即使是这样,其实马化腾对于 UC 的价值,还是一直很认可的。 在手机上,浏览器保持了举足轻重的入口地位,即使是已经拥有微信和手机 QQ 两大手机应用的腾讯,浏览器还是腾讯想守住的入口。这也是这一轮的收购狂潮一切都围绕着移动互联网上的「入口」展开的原因。马化腾之前说过,腾讯要「连接一切」,最近 QQ 浏览器推出了微信版可以看出,浏览器显然是可以实现不同终端连接的极佳工具。 作为国内最大的手机浏览器,马化腾第一次向 UC 投来橄榄枝时,那时 QQ 浏览器还没开始做,当时的腾讯和百度一样更倾向全资收购,而不是战略投资。俞永福拒绝了这个提议。 随后腾讯干脆推出了 QQ 浏览器。然而根据艾瑞的最新报告,UC 浏览器用户渗透率达到 65%,而 QQ 用户渗透率徘徊在 30% 左右。这样腾讯更多希望给予浏览器开展的业务进度一步步推迟或改变。 在和腾讯的竞争中,俞永福和马化腾私人关系还是不错的。而因为雷军的存在,两人的关系更为微妙。 俞永福曾说过其创业过程中最感谢的两位贵人,一个是马云,另一个便是雷军。在俞永福加入 UC 创业时,得到的第一笔融资便是来自雷军。雷军还曾任 UC 董事长。小米推出的米聊和腾讯存在竞争关系,但其代表的金山则是腾讯的战略合作伙伴。 其间,双方竞争出现了些口水,比如腾讯利用自身垄断业务对 UC 浏览器进行打击,发布虚假市场数据等。双方在手机浏览器的战争正式摆上了台面。 在冲突中,俞永福向马化腾发出了第一条短信。「有市场就有竞争,UC 还是一个年轻的创业企业,我们希望 UC 成为受人尊敬且有所成就的人,希望就一些事情跟马总沟通。」马化腾也「礼貌」性地回复了俞永福:「永福,虽然我们有多款竞争,但是我们也相信大家都有底线,是良性竞争。」 在马化腾不痛不痒的回复中,双方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此过程中,腾讯依然希望通过钱来将 UC 纳入旗下,取代原有的 QQ 浏览器,传闻出来时,CEO 俞永福还不失时机地通过其新浪微博调侃道:「如果并入腾讯后,至少是把手机 QQ 浏览器统一命名为 UC 浏览器。」这当然是一句玩笑,但能确定是,此轮结果条件依然谈不拢。 值得一提的是,和李彦宏一样,马化腾也是天蝎座的。 现在,四个男人间的故事终于有了结局,以马云彻底拉拢俞永福告终。这个变量作为马云下一步的筹码,究竟能发挥多大效能还有待检验,尤其是当你要面对微信这样的产品的强硬挑战时。但可以确认的是,今天之后,无线互联网的天平已经又向阿里倾斜了一点。

标签:
市民王叫兽 5569文章 43评论 主页

资深媒体人、蓝鲸日报创始人、互联网俱乐部创始人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