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律政:想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顺手把钱挣了

市民王叫兽 阅读:47373 2016-07-26 00:23:00 评论:0

blob.png 在北苑路86号,北美国际商务中心的一座办公楼里,两家公司共同使用着一层办公区域。一边是58到家,另一边是规模还很小的企业服务公司——小微律政。 午休时段,有人趴在办公桌上午休,有人还在吃饭。小微律政的创始人、CEO王芬女士从略显拥挤的通道走了出来。 这位北大法学硕士扮演着创业者和扶持创业者的角色,如同眼前奇怪的办公环境——一边是自己的老东家,一边是自己的新阵营。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 2009年,从北大法学院毕业后,王芬进入了远没有今天这么强大的58同城,独身一人处理公司所有的法务工作。没有直属上司,没有下属员工,决策、执行都需要亲力亲为。然而老天就在这时候把难题抛给了她。 当时一家广州的公司完全复制了58同城的网站设计,公司立马安排王芬进行维权。 茫然之中,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王芬只得求助于大学老师,希望从那里得到解决办法。经过求助,王芬得到了两套方案:第一是直接跟广州公司对质,要求对方立即整改;第二是如果不接受整改就走法律程序,与对方对簿公堂。 经过资料准备和谈判,对方同意整改。 回忆起这段经历,王芬终于理解了那句话: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同时随着工作的进行,也发现了整个行业的痛点:很多公司经常侵权或者被侵权,在办理工商、税务等手续时效率很低。 一般来说,中小型公司处于成本考虑,他们的法务工作是这样做的: 1.外聘法律顾问 对于不太重要的合同,老板直接签字决定,而那些相对重要的文件,会交给从律师事务所聘用的法律顾问审核。这样的法律顾问每月来公司两三次,年薪大约在8万元左右。 2.外聘法律顾问+初级法务员工 那些处理文件较多的公司会招聘一两名刚毕业或者经验有限的法务人员,但是对于比较棘手的文件,依然需要外部的法务顾问来处理。 这样一来,无论是什么业务,都需要这名法律顾问去做,而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这导致办理效率还是不高。另一方面,有些公司聘请了法律顾问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都没有法务方面的需求,但照样得支付法律顾问的薪水,这同样导致了浪费。 经过几年的实践,王芬很清楚,法务工作不光是处理纠纷和合同。如果企业是一匹马的话,法务工作要成为那根缰绳,要及时拉住跳进坑里的马;即便拉不住,也要明确告诉老板,前面可能有一个难以越过的坑。王芬说,“法务工作更重要的价值是预防风险。” 明白了法务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后,王芬就在想,自己能否做这么一件事呢?集合一些懂法务的人,为公司提供工商注册、财税申报等服务,当公司需要专人服务的时候,就像买东西那样,去选购某项服务。 想做连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 2014年12月,小微律政正式成立,并打出了“让创业更简单”的slogan,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基础法律、财税服务,如公司注册、公司变更、商标注册、代理记账、报税、发票管理、许可证申请等服务。 因为在58任职的经历,王芬与陈小华比较熟识,在小微律政正式开始运营之前,陈小华就作出了投资决定。天使轮的另一家投资方——蓝驰创投则因为机缘巧合,走向了合作。 双方投资都在公司正式运营前到位,除了陈小华的信任外,也离不开他们对小微律政要做的事情的认可。王芬认为,“他们(陈小华、蓝驰创投)还是对行业很了解。” 如果说小微律政站在了风口上,那在国家鼓励下的“双创”势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尤其在北上广这些地方,每天都有数十家公司成立。在存量市场,工商局完成注册的中小企业超过了2000万家,其中的大部分都需要专业的法务服务。 市场越来越大,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2014年3月,国家实现上市登记制度的改革,把公司注册由注册制改为认缴制。以往资金筹集到位后,经银行验资才能完成注册;新的政策下,创业者注册公司可以分多年筹集注册资本,不用背负筹钱的压力。 虽然注册资金的门槛降低了,但是办公场地的要求依然是创业者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注册申请量的大幅增长,对于创业者来说,“公司注册的难度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办公场地方面。”王芬如是说。 目前,小微律政在北京和深圳开展业务,公司拥有70余名法务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的业务范围,将70余人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分,比如有人是负责注册,有人负责审核,有人负责申报,有人负责回传……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个人能更专注于某项工作,从而熟知某项业务的要点和解决方案;同时可以批量处理订单,提升办理效率。 在价格方面,企业不再像以往一样,按年给法律顾问支付薪水,而是变为按需支付——需要哪一项服务,就采购那一项,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 除了能让企业用低廉的价格去获取专业的法律服务外,小微律政还希望做连接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桥梁。 通过与大量企业的接触,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在哪里;另一方面,把这些信息用数据反映给政府部门,成为政府部门作出决策的部分依据。 比如现在非常火热的直播行业,因为监管的缺失,导致经常爆出色情、暴力等丑闻。王芬坦言,对于这样的新兴行业,政府部门在实施监管的时候往往摇摆不定:监管得过多,行业容易死掉;监管不到位,行业又会走向混乱。因此小微律政的目标是通过上传下达,给政府的监管政策给予切入纬度、力度的参考。 小微律政的法务人员全部是自己的员工,这样的自营业务的优势是保证服务的质量。但是这样的重模式是否能适应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速度呢?王芬认为,依靠流量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时代,小微律政希望通过保证自己的服务质量,以及对企业的了解,联合政府部门统一行业标准。这个行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从重到轻的过程。 长期以来,法务行业的标准化问题一直存在。在创业环境比较开放的深圳,注册公司的地址只需通邮即可,但是在北京,这个条件即便被放低,那也必须是商住两用小区。同样在北京,朝阳区和海淀区在工商注册环节也存在差异,致使法务人员经常措手不及。 但是完成标准化,需要的不光是小微律政这样的公司的努力,政府部门才是这件事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位。因此标准化的完成对于小微律政来说,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互联网+法律,只是看上去很美好 在互联网+的风潮下,法律服务也开始与互联网牵手,据资料显示,在2007-2011年,这种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法律服务机构有7家;从2012年开始,这样的公司迅速出现,仅2012年就出现了7家;而在2014、2015年,新增公司分别达到22、24家;但在2016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7家,增速明显放缓。 赛道开始显得拥挤,有人注定要出局。截至2016年5月底,已有壹法务、易法务、信法网、蒲公英法律网、法门网、法律盒子、Yesmylaw、微法律等,共8家机构停止服务。 纵观整个行业,创业公司生存不易,BAT巨头也早已开始布局。 999.pic.jpg 当法律触网后,绝大多数的公司都在利用互联网做一件事:让用户找到律师,让律师找到案源。在构思中,这件事情合情合理,似乎商业的胜利近在咫尺。 但看中这条路的不只是少数人,数十家公司迅速遭遇严重的同质化挑战,提供在线咨询+律师选择服务。为了得到客源,大量机构打着“低价”的旗号“颠覆”法律服务市场。除大量免费咨询外,“低价律师上门服务” “88元合同审核”等宣传屡见不鲜。 以合同审核为例,在接近30家提供合同审查的机构中,有十几家可以低于600元的价格审查一份合同。线上低价服务,与律师线下的高收费形成巨大反差。 在并不高频的法律服务上打价格战无疑是损人不利己的,相比于价格,寻求法律帮助的用户更看重服务的质量,所以这种价格战不但不能让自己受益,而且让整个行业陷入廉价服务的泥淖。 平台上的律师原本有着可观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但在互联网法律平台上,他们沦为了冲击市场的兵卒,因此人才大量流失,造成了一波倒闭潮。 在2016年4月,小微律政拿到了来自复星昆仲资本领头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复星昆仲投资董事卢山在接受品途商业评论记者采访时表示,复星昆仲决定投资小微律政,主要是考虑三个维度: 1.市场。中国有2000万中小型初创企业,小微律政为这些企业提供综合后台服务,用户有痛点、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大、传统模式过于分散和信息高度不对称。 2.团队。复星昆仲把小微律政定位为企业的综合后台服务平台,而58赶集恰恰是个人生活的综合后台服务平台,在58上可以找到保姆、保洁、搬家等服务,而小微律政核心团队都来自于58,在打造综合后台服务平台上更具实战经验。 3.服务。小微律政的定位是为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所以并不是简单做信息检索和服务撮合平台,而是通过信息化系统,利用自己的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服务。一方面,保证了服务品质,大大提升了人均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初期高品质的自营服务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客户群和品牌形象。 那么,得到资本认可的小微律政是否能高枕无忧呢? 自营模式的小微律政,仍需努力 小微律政团队在58同城的任职经历,对于了解企业客户来说非常宝贵;初期以自营模式起家,用信息系统去标准化业务服务流程和沉淀之前的经验积累,虽然初期看起来有点重,发展也会慢一点,但走得比较稳,容易与企业建立更紧密而更具粘性的关系,未来平台化发展的基础也会打的更牢靠。 但与对手相比,小微律政的法务人员数量单薄,到目前为止只收获了5万咨询客户,平台的声量还远远不够。 对于目前的盈利模式,小微律政是通过工商业务获取更多客户,通过记账业务增加联系,让客户来体验产品。对后后面的知识产权业务和法律业务,基础本分依然实行自营,对复杂业务则实和律所的合作。按照专业度和价格划分,供企业自主选择。 完全自营的小微律政希望更贴近行业,通过对企业客户的了解,衍生更多业务,但自主的人才培养速度较慢,在这一点上显得捉襟见肘。 因此小微律政的A轮融资有一部分要用来拓展自身业务的类型,和进一步打造团队。比如迅速打通新兴行业,比如直播;以及目前急需法律服务的行业,比如长期被审批流程困扰的游戏行业等。

而希望串联政府部门和企业客户的策略似乎也正在遭遇挑战,2016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产品“法信”上线,虽然产品仍处于试用期当中,大量内容及功能未向公众开放。但据内测消息,其功能十分强大,将是一款重磅司法大数据产品。 据了解,法信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服务法官办案、服务人民群众,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有力支持。 到时候,这个平台上累积的数据将会更大,而政府部门互相对接又有天然的优势,到时候,小微律政上传下达的功能是否还有发挥价值的空间,也是一个疑问。 中国的To B创业始终是一条漫长而险阻的道路,绝不可能以猛冲猛打取胜。现在的玩家都在思考平台还是自营,收费还是免费;而卢山却认为,“京东淘宝都很好,所以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口碑,以及是否拥有健康的现金流。” 王芬记得老领导姚劲波经常说的一句话,“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追求理想的时候把钱挣了,在挣钱的同时把理想实现了。”从法律系毕业后就进入这个行当的王芬觉得,自己正走在实现理想的路上。 文章来自品途商业评论,作者:皮擦擦创作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38135.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