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轩:小网红,要毁掉大行业!
市民王叫兽
阅读:69244
2016-07-01 23:02:21
评论:0
留意美国网红经济,拜读到Nicole LaPorte的一篇文章,梳理下与大家共享
一、她是谁?
她1987年出生,在单亲家庭长大,与妈妈相依为命;2007年在YouTube上传自己录制的关于化妆的视频,做了10年。
现在呢?YouTube有800万粉丝,视频观看量超过10亿;她是亚马逊畅销书作者,健康美容图书中排名第7;不到30岁拥有4家公司,登上2015年“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
她就是出身底层但飞速实现美国梦的单亲越南裔女孩。29岁的神奇女孩——米歇尔·潘(详见老文章:你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
二、网红模式,撼动化妆品行业
现在,米歇尔·潘正以一己之力,向价值390亿美元的化妆品行业,发起进攻
米歇尔·潘看到了化妆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女性尤其是85后95后,再也不靠百货公司专柜或者明星代言来获取美妆建议,而是观看美妆达人(网红)的视频,尝试美妆网红们推荐的化妆品牌。她坚信“全民适用的美妆造型已经不复存在了,美丽的标准和概念正在改变”
预算美妆平台Ipsy应运而生,看到了化妆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女性尤其是85后95后,再也不靠百货公司专柜或者明星代相信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分散,Ispy将成为寻找美妆建议和信息的好去处。所有目前化妆品的品牌塑造玩法都将被抛弃。于是,米歇尔·潘将自己从演员升级为导演,开始帮别人规划成名之路——打造“万人美妆网红网络”。
曾经在YouTube上,米歇尔·潘用梦幻般的声音指导大家打造出:LadyGaga造型、垃圾摇滚造型、甚至《权利的游戏》中龙母丹妮莉丝造型,她是名符其实的美妆教主,现在她要求各位网红每月录制几个与Ipsy相关的视频,这样每个月可以为公司创造3亿社交媒体展现量和内嵌YouTube广告的观看量(广告分成),同时疯狂圈粉丝,复制米歇尔·潘的路径。“人们为了获得Glam bags而订阅,但社区体验是真正留住客户的原因。”
米歇尔·潘在组织上的布局动作迅速,其合伙团队很强悍,董事长詹妮弗是化妆品公司出身,CEO马塞洛是病毒视频网站出身。2013年,米歇尔·潘与欧莱雅合作推出了自己专属的品牌“em”,取名叫“我的映像”,现在为了获得充分的创意控制权和销售利润,她已经完全买了下来。据米歇尔·潘称该平台订阅人数已达到150万,每个用户每月交10美元,每月营收达到1500万美元。去年(2015年)秋天B轮融资中,Ipsy估值8亿美元,融资1亿。
三、传统化妆品企业的跟进和模仿
米歇尔·潘,彻底改变了化妆品行业!由youtube引起的美丽民主化,为小型美妆品牌创造了机会。2013-2014年,独立化妆品品牌销售额增长了19.6%;虽然他们只占据了7.3%的市场份额。
米歇尔·潘正在干掉传统的化妆品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崩溃。化妆品网红模式在崛起。大型美妆品牌在疯狂抄袭和跟进。欧莱雅旗下位于洛杉矶的化妆品牌NYX的销售额增长到1亿美元,幕后功臣就是NYX年度视频大赛的美妆达人们。
Smashbox向网红敞开了大门,录制“made in smashbox”系列视频。卡尼尔将 Fructis full and plush护发系列全部交给100位美妆达人,结果呢?这些达人录制的YouTube视频观看量超过了300万次。
对于网上获取美妆建议,但依然选择线下购买的人群,(据统计,18以上的女性中只有5%的人群会在Ipsy在线购买),米歇尔·潘认为Ipsy的策略依然是继续发展社区。目前着力举办generation beauty会议,其实就是网红美女大会。850名美妆达人,3000观众每人要花掉150美元购票。
四、网红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
第一个想法:光红不行,还得有经济。
从米歇尔,我们联想到火得不要不要的Papi酱。
1、两位美女都是87年出生;2、都是靠短视频爆红;3、都是高估值。papi酱估值1.2亿,米歇尔·潘的Ipsy估值8亿美金;4、都拥有大粉丝量。papi酱1614万微博粉丝,米歇尔·800万油管粉丝。
两人都是大网红,毫无疑问,但区别在哪?在“经济”。
任何网红经济都离不开4步走:“KOL运营、粉丝导流、采购生产、电商变现”。美妆天然和化妆品电商相结合,天衣无缝;Ipsy在商业需求上很清晰,粉丝量单纯干净,只需要黏性做足,卖货变现水到渠成。但papi酱后面的商业承接到底是什么呢?吐槽搞笑视频,吸粉引流势如破竹,但最后一哆嗦,明显更加艰难。
在东京,某国内网红拍外景,我认识一东北哥们车接车送,惊觉其团队在拍摄上的专业程度绝对不亚于国内电影公司。下图是国民老公王思聪的前女友雪梨,淘宝店一年纯利润就超过了1个多亿。比范冰冰都赚得多。
新西兰读书,浙江工商大学毕业,大二就开始运营淘宝,手底下从创意、摄影、制版、生产、物流100多人的团队一应俱全,这是真正的商业高手,咱不要被她的小模样骗了。所以说,光红不行,还得有商业承接来做转化。
第二个想法:社交,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营”和“销”
详见老文章:社交,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营销!
陈轩的《很毒很毒的病毒营销》,第一个的销售数据很有意思。分别在线下:线上:自媒体的销量比例是 1:2:4。偶然性必须有必然性,线下不如线上,线上不如网红。以人为商业的切入点和运营核心,这就是生意的趋势和未来。
网红一方面有庞大的社交资产。如果papi酱出一本书,1614万*3%=48万,再打个折,保守估计销量也得30万册网上;另一方面网红有强大的示范力和说服力。这也是政党对大V大号更为关注的原因。至少在商业层面,这两年来我见到大多闷声发大财的大小网红。这个核心原因从社会学因素去找,会追溯到1955年,Elinu Karz 和 Paul Lazarfeld 合作《个人影响》,我们的一生会被5-7个人深刻影响。(详见《很毒很毒的病毒营销》)
第三个想法:从媒介购买者到内容生产者
刚才开会还逼着燕小唛品牌部的美女赶紧上直播。网红时代,我们这些做实业的怎么办?papi酱太贵,罗振宇太精明,大号发一条微信都得3万起,我现在的策略是交换,我给企业做培训的收费也是2小时3万起,我免费做培训,你免费帮我发微信。但毕竟分身乏术,传播成本打不下来。
我组建了一个“VIP病毒营销群”,弱联系。有群友请求推荐电商比较好的书,其实很难,就跟推荐营销书籍一样难。一本书很难解决营销或者电商如此复杂的事。听韩都衣舍赵总讲电商的总策略:品牌人格化,公司媒体化,传播碎片化。其实前两句10年前我们都这么讲,传播碎片化我觉得改成“营销病毒化”会更贴切些。
老外写了一句话:shifting from media buyer to more of a content producer
(从媒体购买者 变成 内容创造者),觉得特别贴切。无论是米歇尔还是papi酱或者是罗胖子,都是内容创建者。
现在这个时代的玩法就是:做内容、养粉丝、卖产品。
您觉得呢?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3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