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3轮融了一个独角兽,自己却走上了覆灭之路
可能有的人还不清楚第13个英文字母是哪个,但Jawbone却完成了该字母轮次的融资,总融资额度达到9.83亿美元,接近一个独角兽的价值。可就是这样的一家科技公司,最终也没有逃脱命运的枷锁,走上了覆灭之路。
数不清的融资次数只为活命
Jawbone被称为可穿戴设备的鼻祖,在90年代及本世纪初以蓝牙耳机闻名。过去,Jawbone总共经历了13轮融资,总融资资金9.83亿美元。可是,最近他却遇到了最大的麻烦,甚至传出被收购的传言。
近日,Jawbone被传出,UP系列运动手环已经停止,并将剩余的库存打折卖给第三方分销商。该消息一出, Jawbone就赶紧回应道,“我们没有完全撤离可穿戴市场的计划,并表示将在恰当的时间向用户分享新品”。
虽然,Jawbone迅速做出回应,但难掩其走下神坛的步伐。去年Jawbone宣布裁员60名,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5%。与此同时,公司董事长SameerSamat也宣布离职,Jawbone踏上一条覆灭之路。
Jawbone的前景变得越来越迷茫,为了获得持续资金,他们不得不进行“流血融资”。今年2月,Jawbone进行了“流血融资”,自降50%估值,以15亿美金估值,融资1.65亿美元。似乎,只是为了活着。
竞争对手却还好好地活着
在Jawbone走上下坡路的时候,其最大的竞争对手Fitbit迅速抢占了市场。根据IDC的数据,2015年Fitbit占据34%的可穿戴市场份额,Jawbone只有4.4%。但Fitbit只融数的清字母的第4轮,一共筹集6600万美元。
Jawbone正在覆灭,那么可穿戴设备市场真的不行了吗?
至少中国企业还不这么认为,4月,华为发布全新手环B3,市场反应良好。6月2日,小米手环2正式发布,并于7日首发开卖。而据IDG最新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相比去年上涨了67.2%。
Jawbone到底怎么了?
据悉,Jawbone公司混乱的产品测试环境是问题的根本原因,许多产品临近发布时还在做各种修改,导致市场和零售计划很难进行。还有一些员工认为将新功能的想法传达给管理层太难。而Jawbone的产品负责人Bogard则将测试上遇到的问题归咎于该公司尝试的事物太新。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3580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