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虚拟现实新闻可能只是一种噱头

市民王叫兽 阅读:42329 2016-06-15 02:38:24 评论:0

作为2016年上半年的热词之一,“VR”不仅成了马云进一步拓展商业版图的辅助器(淘宝计划推出Buy+以实现VR购物),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地成为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主角。如此高的人气和关注度让VR在成为投资市场的新宠、娱乐行业的助推器之时,也被新闻业视为未来的又一发展方向,各大媒体纷纷推出VR计划。这让人不由得心生疑问:VR之于新闻业,到底是实现新闻理想的利器还是仅仅是“装X神器”?喧嚣之后,新闻是更加真实还是噱头过后一场空? VR不新,VR新闻新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具体而言是指用户借助于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浸入其中并与其进行实时互动,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第一人称代入感”。其技术的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3I”,即沉浸(Immersion)、互动(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 虽说这个词似乎近几年才开始流行,但实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理念便初具雏形,1980年代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该技术连同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一起成为航空航天、军事、医疗等高精尖领域昂贵而复杂的高配物。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让VR、AR的技术门槛逐渐降低,而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和APP的崛起更使其逐步普及,并因其发展潜力而成为各行业争相踏足的新领域。 最早的浸入式、多感官技术 不过,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报告均显示(艾瑞咨询的中国VR/AR市场研究报告&奈特基金和今日美国网络公司2016年3月发布的报告),内容的缺乏是VR产业链中短板之一,内容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我们至今难见其庐山真面的重要原因。而新闻业作为庞大的内容提供行业自然就成了与VR双赢的好伙伴。一方面,VR可以借助媒体行业获得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VR的“沉浸(Immersion)”、“互动(Interaction)”、“在场(presence)”等特征也能实现记者们梦寐以求的对新闻的“穷尽”式的探索与呈现。 国内VS国外:“此”VR新闻非“彼”VR新闻 据知名自媒体人崔俊超介绍,国外媒体对VR新闻的探索始于2012年。当时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位研究员兼记者德拉佩拉使用Oculus VR的原型机摄制了一段名为《洛杉矶的饥饿》的VR作品。2014年10月起,甘乃特报业集团先后推出了多个VR新闻项目,包括最为知名的《Harvest of Change》;而后,英美主要媒介机构都在尝试VR这一最新的新闻记录和传播媒介。 知名自媒体人崔俊超表示,相对于国内媒体来说,2015年是“虚拟现实新闻”(VR Journalism,VR新闻)元年,大部分国内媒体也喜欢将其视作国内VR新闻的原点。2015年起,财新传媒率先试水,推出“1220深圳山体垮塌事故VR专题系列报道”;在今年的两会上,VR新闻更是称为许多媒体标新立异的新花样。 媒体对VR的尝试可以分成两种:纪录片和新闻报道。前者耗费精力、脑力、财力颇多,以财新传媒和联合国基金会在2015年合作推出的中国首部VR新闻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以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在2015年12月推出的国内新闻院校首部VR纪录片《舞狮》为代表。后者显然成品更多,除了财新传媒外,网易推出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VR报道《不要惊慌,没有辐射》、新浪新闻的《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都在推出之际吸引了极大的关注度。 中国首部VR新闻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 可以看出,国外媒体对VR新闻的尝试多在主流媒体进行,而国内的同类新闻似乎“门槛更低”,试水者市场化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居多,这让我们不仅产生一个疑问:究竟是我国的VR新闻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还是“此”VR新闻非“彼”VR新闻? 很遗憾,答案是后者。 翻看一下众多国内媒体对自家“VR新闻”的描述,你就会发现,“VR”一词后面往往跟着“全景”二字。网易推出的“不要惊慌,没有辐射”通过的是“VR视频全景式”再现了30年前的事故场景;新浪新闻推出的《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采用的是“VR全景式报道”。而全景(360度全景视频)并不等于VR。 新浪新闻《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 《华盛顿邮报》数字新闻主管Emilio Garcia-Ruiz认为,将真正的VR和360度全景视频区分清楚是很有必要的:“前者能够建构一个三维的模拟环境,这可是个昂贵的命题,哪怕是一个10分钟的小片段,就需要投入至少6人的团队,和6位数的预算;与之相比,360度全景视频用一台350美元的相机就能拍摄(如果拍摄粗糙版,智能手机也能做到),这样的相机能够捕捉并自动拼接图像,可以简化耗时耗力的后期制作。”技术投入的不到导致两者在观看体验上也截然不同。 那么国外媒体的VR新闻究竟是怎样的呢? 除了前期拍摄,后期的“建模”也相当重要。在2012年VR新闻的发端之作《洛杉矶的饥饿》中,德拉佩拉除了前期摄制新闻素材,更是在后期使用游戏引擎建构虚拟环境,精确模拟此前的现实场景,加入人物塑造的方式来呈现新闻,用户戴上设备后可以在环境中走动,或者蹲下。 《饥饿洛杉矶》| 图片来源:the verge 而甘乃特报业集团的VR新闻代表作《Harvest of Change》除了360度摄影团队用专用设备穷尽所有方向的拍摄,更是在后期通过 3D 建模,将 3D 的照片和视频置放在谷歌地图上,从而复制出一个农场情境。 甘乃特报业集团:Harvest of Change 相比之下,国内媒体在宣传“VR新闻”时强调拍摄(如网易团队在乌克兰耗时两个月进行拍摄)而鲜有提起后期建模就足见差距。就技术层面来说,全景视频与VR分属两个层级,但对于受众而言,两者的区分却并不大,在许多人的认知里,VR头盔或眼镜就等同于VR本身,而相比“虚拟现实”远比“全景视频”更有名、更加高大上。因此国内“VR新闻”比国外更“频出”。 VR新闻:追求噱头or实现理想? VR技术除了触发资本市场的狂欢和受众对未来生活模式大改观的憧憬外,还点燃了众多新闻人内心理想的火焰。 自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以来,还原事实、揭露真相就成了历代记者的使命和奋斗目标。然而诸多有意为之或无意造成的“选择性”却成了难以完全实现新闻真实的最大障碍。不论是“写”新闻还是“拍”新闻,对某些事物/事件的“选取”就意味着对其他事物的“放弃”,通过对新闻要素的选择性展现而实现倾向性、造成偏差甚至失实让记者这一职业饱受诟病,近年来流行的“反转新闻”很多就源于此。尽管马克思曾经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告慰人们,碎片的真实、片面的真实都只是暂时的,全面的真相总会在众多报道汇聚后浮出水面。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新闻的许多侧面、许多细节或难以完全展露,或难以传播久远,在此情境之下,新闻真实是、且只能是一个理想。 但是VR新闻的出现却可能改变这一点,因为它能几近“穷尽地”记录和传输(再现)新闻事件。一方面,VR可以将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全面、无遗漏地展现出来,降低了记者无意遗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其“沉浸(Immersion)”、“在场(presence)”等特点可以让受众身临其境,真切体验事件发生的当时当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审视、理解新闻,让受众化身“目击者”眼见为实,排除了记者主观倾向性造成的偏差。最终使得新闻事件的全貌及其发生语境的全部要素得以展现。 然而,VR新闻看似前景广阔,实则有所局限。除了技术发展之路道阻且长外,VR新闻的适用范围实在有限。对于许多新闻(譬如动态动向类新闻),我们只需知道“发生什么”就好,泛泛使用VR只会给媒体造成经济负担、给受众造成消费负担。 目前,国内外涉足VR新闻的媒体们普遍的共识是视觉奇观类新闻(比赛、盛典等直播,如NextVR直播NBA)和人道主义报道最适宜做成VR新闻。尤其是后者,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所带来的强大的冲击力能够使新闻报道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让受众深切体会到一些严肃议题背后的酸甜苦辣。这也是国外VR新闻的焦点所在。 ABC:Inside Syria VR:记者亚历山大和他的团队利用VR技术报道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考古学家在城市面临战争威胁时的文物抢救工作

纽约时报:The Displaced:以VR技术将读者带到他们自己无法抵达的地方, 以展现迫于战争而离乡背井的难民儿童的辛酸 VR新闻本身在展现事件上是全面而没有选择性和倾向性的,但是VR新闻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也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做成VR新闻成了一种倾向性的表达,且影响力巨大。因此,在技术层面攻坚破难后,是选择猎奇新闻展现奇观以迎合受众,还是选择严肃议题深挖以加深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就成了对媒体责任与理想的考验。 追求噱头迎来满堂彩还是直面真相实现新闻理想,这是个问题。 作者:于泓洋,本文由 新闻传播学研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35235.html

标签:杀毒软件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