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新媒体,也来写一笔
前一段时间友人李拓的《我为何不愿再关注科技新媒体?》一文流传甚广,我和他曾供职于同一家科技新媒体,最近赋闲在家,也来写一笔。 从两篇文章说起 先从读者视角说说我自己的阅读经历,在最近一两个月里,我觉得填补了我知识空洞、称得上「有料」的中文科技类文章有两篇,其一是小米产品经理康上明学的《Apple Pay 究竟是什么?》,把Apple Pay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放在传统信用卡支付的背景里对比,我读了这篇文章,结合Engadget上的一篇外稿和苹果官网的介绍,算是把Apple Pay弄明白了;另一篇是华为工程师薛凯的《华为为什么要做手机芯片》,虽然倾向明显,但也把为什么PC时代英特尔一家独大,而手机时代各厂商都要研发自己的芯片解释得很清楚。 两篇文章的作者都不是科技新媒体编辑,而是在某些领域有积累的专业人士。 再看看我获得这两篇文章的信息链条,第一篇来自微信朋友圈里小米公关的转发,而第二篇来自微博上电子行业分析师潘九堂的转发, 都从社交网络上来,和科技新媒体关系不大。 我认为现阶段科技新媒体的症结就在于此,即很多优质内容并非由他们创造,而是出自一些专业背景人士之手,而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常常是社交网络。 靠投稿不是长久之计 聪明的科技新媒体创始人很早就把这一点考虑在内,于是便有了投稿机制,试图发掘作者,吸纳、筛选上文提到的优质内容,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从作者视角来看,很多专业人士其实并没有主动撰文成篇的习惯,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随手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即便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往往没有投稿的意识和需求,在自己的博客、微博、公众号上发发就完了。有投稿意识的专业人士和自媒体人(两者有些交集),要让自己的文章尽可能广泛传播,或要在行业里确立和巩固自己的地位,或单纯为在某个平台多一份收入,很自然会选择全平台输出,虎嗅、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简书、知乎、微博、自己的公众号或博客等等,如此一来科技新媒体获得独家优质投稿必将越来越难。 从读者视角来看,靠谱的作者往往就是那几个,直接关注其公众号,在微博或知乎上follow即可,不用科技新媒体当二传手,而且,公众号、长微博、知乎的默认排版往往比科技新媒体漂亮。 再看看作者与读者交互,微博、知乎这些天生自带社交属性的平台,比科技新媒体强太多。 作者自建渠道太容易、受众follow作者又太简单,科技新媒体不可能靠投稿机制把这些作者转换成自己的优势。 回到内容自产 既然如此,科技新媒体要活下去还得靠自产内容,但这一两年里科技新媒体竞争环境也在飞速变化。 避重就轻的套路不好使了 某些先行的科技新媒体,利用一套避重就轻的方法论,在此前与传统媒体、门户的竞争中占了不少便宜。 比如在表达时人格化,起初还有些新鲜感,但现在新媒体编辑和运营不是在卖萌,就是在玩傲骄,动辄自称「XX哥」、「XX姐」、「XX君」,已近俗套。 再比如「快速攅稿」,当业界又有大事发生,比如「阿里又入股XX了」、「乐视XX又融资X亿」之类,很多新媒体都会第一时间出稿,理由无非是「大事不发声,读者久而久之就不来了」,不仅网站要发,而且公众号也要争分夺秒推送,一定要赶在「友媒」前头,稿件内容就是基本事实+简要分析,观点往往摘自微博或纸媒之前的分析,再加上编辑群里的言论汇总。 但从读者视角看来,我为什么不自己去微博上搜或者自己Google呢,为何非要过你的手,何况很多科技新媒体编辑连给出链接的意识都没有,文章读起来总是可疑。 稿子不够,翻译凑 这几乎是国内科技新媒体的又一个窘境,为了避免头条开天窗,科技新媒体编辑多多少少都有熬夜翻译外稿的惨痛经历。 但为什么外稿就能顶事呢?除了母语和地理优势,外媒对国内科技新媒体的优势可能就在时间积累和专业背景。 先看看独立博客,比如John Grubber,应该算世界上名气最大的苹果blogger,从2002年一直写到现在,有开发背景,他还开发了Markdown这一标记语言;再比如Marco Arment,另一位著名苹果blogger,从2006年一直写到现在,有开发背景,曾在Tumblr担任CTO;再比如Ben Thompson,他的Stratechery应该算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科技类独立博客之一,从2013年写到现在,此前他在微软和Automattic工作(非PR)。 再看看在科技新媒体供职的编辑,莫博士报道时政18年,在1991年转向科技报道,一直写到现在,Mary Jo Foley从1983年开始跟踪微软至今,除去这些业界名宿,去Ars Technica之类的网站看看作者介绍,往往也是写了很多年。就算是有点横空出世意味的Mark Gurman,目前年纪才20出头,但也已经为9to5mac写了6年。 国内科技新媒体编辑里,有这样专业背景和时间积累的太少。 但别说国内科技新媒体没有优质内容 随手举三个例子。 第一篇,虎嗅李彤的《新浪早已掉队,曹国伟为何增持》,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新浪微博直接封停了虎嗅的帐号,文章胜在财务分析,作者有投行背景; 第二篇,虎嗅前编辑李拓的《美国同性恋婚姻合法之时来回顾:5%人口的服务和生意,中国LGBT产业一年新变》,采访扎实,一文写尽中国LGBT产业,即便放在纸媒,也堪称优秀大稿; 第三篇,pingwest编辑fengshangyue的《亲自参加两岸Facebook“表情包大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我眼里所谓科技新媒体就应该多产出这样的「生料」内容,即第一时间达到事件亲历者。 在避重就轻的套路失灵之后,科技新媒体终究要回到「厚重」内容上来,比如某科技新媒体成立了深度报道组,专门写行业或公司研报,给一位前纸媒编辑开出了2万起薪,再比如pingwest推出了主打特写的栏目「黑镜」,再比如界面的「正午」。 透彻的分析、扎实的采访、充满细节的故事化叙事,纸媒曾以此见长,但乐观点看,用不了几年,这些都将成为优质科技新媒体的标配。我从来都不认为科技新媒体本身有什么缺陷和瓶颈,只是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更资深和靠谱的编辑也会出现。 Business Insider的CEO兼主编Henry Blodget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撰文披露运营数据,在2014年1月的一篇文章里,他提到BI读者量超过了《华尔街日报》,过去一年中BI发布了很多调查报道和特稿,被全世界数百万人阅读和分享,在文章结尾他又重申了自己的判断,现在的数字新媒体组织(Digital news organizations)就像1980年代的有线电视新闻(比如CNN)一样,还处在草创时期,但在今后的一二十年里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BI当时的全职记者数量已经达到70个,而2011年5月时这个数字还是25。 这也是国内科技新媒体最好的未来之路。 最后的问题 最后的问题是现实问题,「干两年,跳到厂商,工资至少涨50%」,「干两年,干自媒体,帮厂商写几篇就一个月工资」,「我不收车马费,好嘛,有人收」,「费力联系嘉宾,费力沟通议题,最后不算编辑工作量」。 每个公司都有阴阳两面,对老板和公司没有半点吐槽,那是邪教,但你不能指望编辑干两年就走的媒体能持续产出优质内容,不管什么类型的媒体,都不可能。 还是引用一段迅哥的话: 其实曹操也是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坐而论道总是容易,这篇文也是站着耍嘴皮子不腰疼,媒体人大概都有说多做少的毛病,讨论媒体有没有未来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 我已经开始后悔为这个话题浪费了好几个下午,完全可以用这些时间打星际2、看《真探》、弹琴唱歌、钓鱼、睡觉、做啤酒鸭和小龙虾、写篇文章投给虎嗅,甚至自己创办(仅仅是创办)一个科技新媒体,你觉得注册一个公众号或者注册一个域名、买主机、装WordPress、买个或抄个漂亮主题,能花多长时间多少钱? 既然如此,别浪费时间了,小龙虾约起来? 本文首发于作者公众号「永夏采石场」(yongxia0522),作者也不清楚这个号的定位,所以介绍就免了。。。 题图来自日剧《大川端侦探社》 文/K同学(简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899cdd3030b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
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3200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