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音:镜相是一个可以做十年的事儿

市民王叫兽 阅读:45005 2016-01-27 19:36:10 评论:0

申音 镜相 罗辑思维 怪杰 导读 : 有人说,从创业到成功平均需要3.75次转身。申音的折腾次数已经超过了这一平均值。 i黑马 麻策 申音的2014年过得并不顺利。与合伙人分手,父亲过世,接踵而至的问题,让这个“理性的趣味主义者”开始变得“有点相信命运”、“要去寻找生活的意义”。 过去的申音,痴迷于钻研商业世界和社会化传播,有点小骄傲、小趣味。翻阅他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到,无论从追随牛文文一起创办《创业家》杂志,独立成立社会化营销公司“NTA创新传播机构”,再到与罗振宇共同创立《罗辑思维》,每一步都是基于他对商业的观察并付诸实践的结果。 创业之前的申音靠“写字刨食”,李开复说他不会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好的媒体人。而申音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比较爱折腾的媒体人”。 在《商业的常识》中,申音写到,从创业到成功平均需要3.75次转身。而现在来看,他的折腾次数已经达到了这一平均值。 “怪杰”李松蔚 “折腾,是你在一个黑箱子里找出路,什么都看不见,但你不动就只能闷死。”申音曾对外如此表示。 投身创业大军初期,他便公开表示创业不是风光的事儿,更像是一个自虐的过程,直接的体现是会拧巴、纠结、痛苦、提防、睡不好觉。 2014年中旬,《罗辑思维》“散伙”震撼业界。当初,申音与罗振宇被公认为是一对绝佳的组合,《罗辑思维》也在很短时间就缔造了一段自媒体传奇。但最终两人因对项目理念有分歧而分道扬镳,令人唏嘘。 此后,申音拿到了IDG的投资。2014年8月,他推出了互联网真人秀《怪杰》。这是一个以“生活玩家的基地,知识偶像的T台”为口号,以类似“TED演讲+表演形式”的节目,演出剧场选在美术馆后街的77剧场。 申音希望通过找到那些时间了1万小时理念的生活达人,来给中国的年轻人提供更多新的生活方式。 所有《怪杰》的生活达人必须满足三个关键词:兴趣、方法、10000小时。有独特生活技能,有独特玩法,出于兴趣并且已经花费上万小时时间专注于某一项事情上的达人,被他们称为怪杰。这是一个有高标准、高门槛的筛选。 在众多的达人中,有一个人叫李松蔚。他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心理咨询师。这个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看上去稳重、内敛。 申音评价他:没什么特殊的生活技能,有点高冷,更不是高晓松、蔡康永那种能说会道型。 “他很与众不同。”申音回忆。在怪杰现场,其他怪杰都是站着,第一次出场的李松蔚却坐着,两把椅子放在舞台中央,他坐其中一把,灯光打在另一把空椅子上。 李松蔚演讲只说了两件事,一个是时代病,一个是“我也是病人”。 关于时代病,李松蔚曾撰文描述,叫《时代病的白描》。整篇文章以普通家庭的平凡一天,展现了现代都市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病症”。 申音觉得李松蔚很好的一点是不会去给大家灌输任何理念,也不会教你任何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法,而只是告诉你一个场景、一段故事、一个人。他不会从理论到理论,却像雕刻一样,拿把小刀,不动声色,但刀刀精准。 “如果心理咨询是一门手艺的话,他有匠人精神的追求。”申音说。 这样一个“怪杰”,启发了申音思考。他觉得,“我做《怪杰》去探索积极生活的方向没错,但问题在于,现在的都市年轻人很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谈不上喜欢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只注重了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镜相是一个什么鬼实验 2014年底,申音找到李松蔚,说想跟他一起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做什么?”李松蔚问。 “具体还没想好。”申音答。但大方向有:心理健康。 李松蔚当时觉得有点不靠谱。最终打动李松蔚的是两人一致的“胃口”:只为娱乐取悦观众的事情不做。 一不讲心理学脱口秀,二不调解家长里短、感情纠纷,三不煽情不催泪,四不夸口吹牛逼。 他们想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方法手段,去倾听和理解穹顶之下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生命。 2016年第一天,申音发布并置顶微博:2015年,我花费了最多心力的事,镜相上线了! 申音说“镜相”不是一个心理咨询公开课,也不是一个鸡汤自媒体,更不是一个灵修社团,而是一场积极探寻人们内心世界的新媒体实验。 同一时间,“镜相”推出的系列视频《来都来了》)第一期在腾讯视频上线。《来都来了》是一个心理倾谈真人秀,也是整个“镜相”实验的入口和展现形式之一。找个对生活存在困惑、苦恼的普通人,跟李松蔚面对面坐下来聊聊。有点像心理咨询,有点像普通朋友的聊天。来访者带着自己的困惑而来,也许聊完了带着新的问题离开。 “镜相”就是这么一个“随性”的项目。而视频节目《来都来了》的宗旨是,“不拒绝正常人类,不负责解决问题,不承诺明天更好”。只希望让观看视频的用户通过看见别人,认识自己,也许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一点影响。 这是申音和李松蔚的初衷。他们不希望做一个爆红的节目,不依赖明星,不需要所有人的“围观”,而是希望能够让每一个收看节目的普通人产生共鸣,引发些许改变。 “这是一个既不好看又没什么卵用的节目哦。”申音反复强调说。没有明星,没有爆点,没有剧本也没有彩排,所有镜头都一遍过。他的朋友在朋友圈里评价:“四十多分钟,时间太长;太真实,看惯了真人秀,受不了纯真的了。” 第一次视频试录的时候,“导演都绝望了”。 李松蔚并非主持人出身,面对镜头难掩紧张。来自《康熙来了》团队的台湾导演看惯了蔡康永,再看“对着镜头,手心出汗”的李松蔚,急得要死。 但申音觉得李松蔚虽然不是一个很会聊天的人,但却是一个很好的提问者和倾听者。提问本身也不会刻意去回避任何东西。 这对很多来访者来说都是一个心理挑战。每一位来访者都会签署项目方的录制协议,了解自己的影像会被公开播放。节目剪辑当然由《来都来了》团队负责,但每集节目播出前,来访者都会提前看到自己的视频,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是项目方用来保障节目的纯真性的方式。 对于来访者的标准,李松蔚提出了两点:一是,有辨识度。来访者一定要有鲜明的人生经历,烦恼困惑是真实的;二是,要有准确的表达能力。“比如说疼,到底是针扎的疼,还是怎样的疼。” 申音形容《来都来了》是一个轻松但并不令人愉快的心理倾谈真人秀。但制作起来并不轻松,每一期视频都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每一位来访者开始都会被要求自己录制一段2分钟的视频来表达各自遇到的困惑,接下来,来访者要与李松蔚进行一对一交流,最后还要求已访者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反馈生活的变化。这是一个长时间且复杂的过程。 目前,《来都来了》已经录制了8期,正在陆续登陆腾讯视频。更新时间定于每周四晚,三期之后,这个没有做过任何大规模宣传的节目的播放量已经突破100万。但“非周播也非季播”。如申音所说,一切随性。 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逐渐找到感觉。“镜相”从启动到上线,足足酝酿了8个月。申音向i黑马表示,“中国心理亚健康的都市人群超过1亿,如果未来5年我们能够让至少1000万都市年轻人生活改变一点点,那就证明我们这件事情没有白做。” 如今,“镜相”已经成为团队工作的核心。在“镜相”和“怪杰”的关系上,申音表示,“镜相”是后者基础上的衍生品,而“怪杰”则代表探索更积极的精神生活的大方向。 “我们原来希望怪杰是一颗大树,但是它变成了一座花园,花园里又长出了新东西。”申音说。 “这是我十年之内想要做的事” 今年,申音踏入不惑之年。 过去的申音痴迷于创新商业,“瞪大眼睛寻找独特的基因和人”;现在的他,有惑解惑,更多是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 《罗辑思维》之后,申音决定做《怪杰》。不走经纪模式,不找明星合作,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这是他总结得出的“经验”。 有人说这也是他自我较劲的结果,他做《怪杰》的初衷是为了发掘更多的“罗胖”。 “镜相”项目开始,申音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生活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他而言,“镜相”也是一个自渡和他渡的过程。

一场社会化的新媒体实验,实践起来比想象要难得多。申音向i黑马表示,“镜相”视频《来都来了》几乎违背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被誉为“一个好视频”的所有必备条件。它时长有45分钟,没明星不戏剧不狗血,完全没有商业模式,来访者带着一个明确的问题来,聊完之后又带着一个更困惑的问题走。但能留下来的人,总会留下来。 这也间接做到了用户的反向筛选。据申音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镜相用户群是典型的高学历高收入高压力的三高人群。其中,博士和硕士的比例占到了三分之一,iOS用户超过60%,女性用户占比超过六成。 多次折腾之后,申音变“慢”了,慢下来做一件事。“如何慢下来做一件事情,我过去没有试过,因为心不定。做“镜相”,也是给自己给团队立一面镜子。我们怎么为人,就该如何做事。拳有拳理,事有事理,心有心理,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也是“镜相”名称的来源。他人就是自己的镜子,看见别人来认识自己。 “过去的我爱折腾,现在我可以很明确地说,这是我今后十年要做的事情。”申音说。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28157.html

标签:小粉红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