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滴滴和优步实力谁更强

市民王叫兽 阅读:56351 2016-01-22 18:07:29 评论:0

7NRA-fxfhxmr6388090 文/贺树龙 去年在中国待了75天的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上周再度来华,出席了包括央视《对话》栏目在内的一系列公开和非公开活动。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此行向外界透露的重要信息,是Uber已获得中国投资者累计近2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部分资金定向投给了中国优步。 中国优步成功完成B轮融资,打消了之前市场上声称其融资不顺的传言,也让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有了跟竞争对手滴滴公开叫板的底气。他称,优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有30%,他还帮滴滴算了一账,说滴滴每周烧掉7000-8000万美元的话,一年就要烧掉近40亿美元。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这番言论引起了滴滴的反驳。滴滴资深副总裁陶然声称,滴滴专车的订单量至少是中国优步的7倍,他还表示,优步要比滴滴更烧钱,去年中国优步亏损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被用于市场补贴。 尽管滴滴和优步对彼此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的认识存在分歧,但毫无疑问的是——专车市场的格局远未确定,滴滴和优步,都不得不严密提防对方的进攻。 那么问题来了,从产品、运营、资本、团队等维度看,滴滴和优步哪家的实力更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软肋又在哪里?这是本文希望回答的问题。 在行文之前,记者采访了滴滴专车运营负责人孙枢、优步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某汽车租赁公司董事长马强。此外,本文也综合了记者此前对滴滴CEO程维、总裁柳青的采访,以及对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中国优步战略负责人柳甄的采访。 产品:优步技高一筹,滴滴创新力强 2010年,Uber在美国硅谷成立,目前已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40个城市开展业务。2014年,Uber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经覆盖国内21个城市。Uber由专车业务起家,其在2014年8月推出的低价专车“人民优步”成为了攻取中国市场的战略业务。 滴滴出行则由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2015年情人节合并而来,从打车起步,目前已经发展成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七条产品线,覆盖全国超过400个城市。 作为移动出行行业的开创者,Uber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拥有优势,比如其倡导的实时派单、不接受预约、动态调价、鼓励拼车等理念,已经成为目前行业普遍推崇的做法。 与Uber相比,滴滴更加本地化。滴滴从打出租车业务起家,最初只能作为出租车司机的辅助工具存在,所以采用了抢单机制、鼓励预约、手动加价等做法,但这些理念并不适用于专车产品。所以我们看到,为了追求效率,滴滴逐渐改革了自己的产品,向Uber的做法靠拢。 专车软件的逻辑看似简单,但在背后支撑其运行的一整套算法却很复杂,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人士认为,在这一方面,Uber显然比滴滴更有优势。 当然,滴滴在产品方面的优点也不少。比如,界面和交互更符合中国用户的操作习惯,支付方式更多样,业务线多、能够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等等。滴滴专车运营负责人孙枢还向记者表示,滴滴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十分巨大,大约有60%的滴滴员工都在从事产品和技术工作。 总体而言,在产品这一维度,优步略胜滴滴。 运营:滴滴接地气,优步逼格范 出行类产品存在的意义是——连接司机(车辆)和用户、匹配供求,所以,产品本身的功能并不是最主要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能力才更重要。 为了抢占司机和用户,滴滴、优步一直在进行补贴大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接受采访时坦承过去一年中国优步烧掉了十几亿美元。这些钱用来补贴司机——让他们愿意用优步拉活,补贴乘客——让他们愿意用优步打车。 当然,滴滴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对于大部分司机和乘客来说,他们对于打车软件的忠诚度很低,补贴可以成为吸引他们的关键理由。所以,滴滴和优步的补贴战还会持续,谁也不敢轻易放弃,因为放弃补贴就等于放弃市场。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去年6月的时候曾表示,优步中国每天的订单量为100万单。虽然最近他没再透露最新的数字,但优步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优步的订单量暴涨,以北京地区为例,三个多月增长了20多倍。 不久前滴滴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滴滴专车平均日订单约为400万单。假设优步的日均订单略有增长,那么滴滴很可能是其2-3倍。 虽然补贴可能是吸引司机和乘客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在需求侧,我们看到优步的营销能力更强,各个城市都能结合自己的特色推出十分创新的营销活动,优步希望通过名人营销、事件营销来吸引用户,走的是高冷、逼格路线。 而滴滴的优势则在供给侧,滴滴目前已经与市面上大多数的汽车租赁公司达成合作,甚至由滴滴统一招聘和派遣司机,从而提高供给总量和供给的服务质量。而在需求侧,滴滴企业客户的表现也要优于优步;此外,滴滴的平台效应,也对吸引用户和留存用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在运营这一维度,滴滴要比优步表现更好。 资本:滴滴现金多,优步有靠山 有着深厚投行经验的柳青加盟滴滴后,极大得补充了滴滴的融资能力。去年9月,程维在达沃斯论坛上确认滴滴已经完成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中投、平安、阿里巴巴、腾讯、淡马锡、高都资本等。有消息称,滴滴的估值或高达165亿美金。 而根据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上周的说法,Uber已经获得中国投资者累计近20亿美元的投资,投资方包括海航集团、中信证券、中国太平、中国人寿、广汽集团、万科、民生银行等。当然,Uber全球和中国优步并不是一回事。业内人士认为,这20亿美金中应该有超过10亿美金定向投给了中国优步。而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回答网易科技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启动这轮融资前,中国优步的估值是70亿美金。 如果单纯对比融资和估值的数字,中国优步尚不及滴滴的一半。这意味着,目前来看,投资者更加看好滴滴,滴滴账上可用来打补贴战的资金也更多。滴滴方面还认为,滴滴补贴给市场的资金更少、效率更高,而且滴滴有平台优势和老大优势。 而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认为:滴滴的规模大于中国优步,订单量多于中国优步,所以,在每单补贴相同的情况下,滴滴会花出更多的钱。事实上,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假设过一个数字,那就是每单补贴4美元,如果中国优步去年的日均订单量为100万单,那么一共需要补贴14.6亿美元,和传闻中中国优步去年的亏损额相近。不过,滴滴的日均单量和亏损数字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无从对比二者的效率。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还称,Uber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业务已经盈利或者即将盈利,意味着中国优步能得到Uber全球的输血补给。也就是说,和滴滴相比,中国优步有靠山、有后援,这在逻辑上也说得通。 总体而言,在资本这一维度,滴滴的现金更多,估值更高,中国优步虽然钱少,但有Uber全球做后援。按照现在的竞争态势,滴滴和优步未来的竞争还是钱的竞争,它们需要足够的业绩去支撑融资,又需要足够的资本去支撑发展。比赛,才刚刚开始。 团队:滴滴多精英,优步重草根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明白,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外企能在中国获得成功,黯然退场的谷歌、eBay,以及默默无闻的亚马逊都是前车之鉴。但中国优步的不同点在于——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想把它变成一家完全本地化的公司,不仅拿中国人的钱,更要由中国人来管理,这和以前外企喜欢空降高管的做法完全不同。

如果对比滴滴和优步的管理团队,你会发现:滴滴引进的高管大都名声在外,比如柳青,程维格局很大,有胸怀、有能力同时吸引和重用这么多的职场精英;优步的高管则大都从基层做起,比如南区总经理罗岗、中区总经理汪莹以及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 这似乎也说明了两家企业不同的管理理念。当然,这与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有关。滴滴目前有接近5000名员工,而中国优步只有300多人。对于前者,流程、制度、体系的建立对于战略的执行至关重要,而后者,完全可以以创业公司的姿态草莽生长。 总体而言,团队的维度难分高下,但至少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不同作风。 综上所述,在产品、运营、资本、团队方面,滴滴和优步各有千秋。目前来看,滴滴较为领先,但并未与优步拉开安全距离。所以,滴滴和优步,老大和老二,它们竞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出行可能是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大市场,值得滴滴和优步继续砸掉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资金。而对专车司机、专车用户,乃至专车行业来说,任何一家企业形成垄断都不会是好事。 好在这两家企业谁都没有绝对领先,并且永远不会选择合并。

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27441.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