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可能像优衣库那样,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市民王叫兽 阅读:62502 2015-07-16 17:53:24 评论:0

优衣库是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品牌之一:清新简约、价格适中,快速理解消费潮流并将之产品化,重视用户体验细节,品牌轮廓鲜明可勾勒;在一众服装品牌中,它还难能可贵地在意技术的力量,致力通过技术改善服装本身,用数字营销让品牌形象像洪水一样在全世界年青人族群蔓延开来;还有优衣库去年推出的一个我很推崇和好奇的“虚拟试衣间”实验——你需要安装一个4D试衣间插件,生成一个与自己身高体型和肤色接近的模特,然后将选好的服装图“套”在虚拟模特的身上逐一试穿看效果……对我这种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扎堆,又喜欢在穿着上折腾出新的明骚男青年来说,我期待这项技术的普及。 现在,我期待这项4D试衣技术的普及又多了一个理由:试衣间其实是私密空间,但现状是私密性较差,人员流动使用效率极高;而一旦提升作为私密空间的试衣间的用户体验——就像优衣库那样,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使用效率,甚至被用作它途。7月14日晚间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迅速流出并疯狂传播的北京优衣库某门店试衣间内“不雅视频”就是个极端的例子。被置于舆论漩涡中心的优衣库很无辜——所以我能想到的是:是不是4D虚拟试衣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7月15日凌晨,优衣库更衣室等相关词条占据微博热榜 当然技术不能解决一切,比如它抗拒不了人性的恶。这次优衣库在不雅视频事件中不幸“中枪”,即是人性的恶通过网络暴力快速放大和蔓延的结果。而事实上,不仅优衣库,包括那些参与到这场转发和分享狂欢中的每一个互联网公民,都无从在这种网络暴力中脱身幸免。 我承认我看了那个“不雅”的视频,但我没有任何一点分享它和传播它的欲望。我觉得无辜的除了作为著名品牌的优衣库,还包括那一对在试衣间里自拍的青年男女。除了一些用强大的“互联网思维”包装的烂泥扶不上墙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没有任何一个有着成熟品牌营销思路和管理体系的知名公司会考虑用这种方式进行“病毒营销”。对于这对自拍的男女,从他们在视频流出之后迅速删除干净自己的微博和其它社交网络信息的做法来说,他们显然对这段视频的曝光感到意外,进而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从而删除了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任何痕迹,他们无意于成为事件的主角——没有谁愿意成为这种主角。 如果受到波及最严重的当事者都无意成为主角,这场“病毒传播”就是一个事故。无论是因为在某款app上的登录密码被窃,还是储存着有这个短视频的手机丢失或被盗,这都是一个事故。这个事件中优衣库没有任何过失,那对男女青年作为“主角”也没有太严重的过失;首恶毫无疑问是公布和分享这个视频的人,而那些分享和传播这段视频,人肉搜索当事人,在当事人和优衣库官方微博下用转发和评论的方式侮辱和调侃的人们,也是这场盛大的网络暴力残酷的施暴者。 每一个人都有用任何形式记录自己私密生活体验的权利——无论是文字、照片、声音还是视频。作为个人生活的记录,这些内容可用来自我保存,或在相当私密的少数人当中分享,但大多数情形下人们不会公开分享这些内容;从伦理上考虑,这些内容通常也不适宜被公开分享。这对男女青年在那个试衣间里所做的一切,本质是记录他们二人之间的一次私密体验。结尾那句“优衣库”的出场,我猜想多半是因为他们觉得在优衣库的试衣间里做这样的一件事很刺激,很酷。 但试衣间是不适合进行这种体验的。试衣间是公共和私人空间的模糊地带——理论上品牌门店经营者、安保管理者和门店所在物业公司的安保管理者对试衣间都有管辖权,但任意不受约束的管辖——比如随意闯入某个正在被使用的试衣间,都极易造成对个体私隐的侵害。因此除非有公安强行执法的状况发生,大多数情形下它是一个私密空间,而在私密空间里人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其实很难受到真正的限制和约束。在试衣间里拍摄两个人的“不雅”视频,是一个擦边球。 优衣库是无辜的——如果两个人的自拍被发现的话,几乎一定会被强行制止,但提供更宽敞的试衣间本身是错么?两个男孩女孩在试衣间里私密自拍不合时宜,但私密自拍这件事本身有错么?为什么会有人把它分享到社交网络上?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热衷于进一步消费和分享这个视频?为什么还会有更多人津津乐道地探讨这个事件背后的赢家和品牌营销之道?哪里有什么赢家?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的趣味和道德都输得干干净净的,好吗? 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是:与性事有关的内容是互联网上最易被分享和传播的内容,在移动设备普及和社交网络遍布半个地球神经末梢的今天,更是如此。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尽管与赤裸性事有关的内容被不断地清洗、删除和司法处置,但人们传播它们的动力仍然不减。很大程度上,它来自社会群体整体的性压抑和代偿性增强的性冲动。在公共社交不发达和个体社会活动空间受限的社会族群中,这种日常生活对性和性内容的依赖就更加强烈。 另一个方面,人类个体生活的三个维度: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当中,只有性生活是最容易通过互联网输出和转移的。要知道,中国相当庞大的人口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上的条件皆很有限,但物质生活改善需要掌握更多的财富,精神生活提升需要知识积累和自身视野修养的提升,唯有性生活的“改善”理论上可以分分钟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转移和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在那些用户族群越年轻,对知识和财富掌握得越少的用户群体聚集的互联网工具和社交网络上,越容易出现性内容和以性为动机的“社交”的原因——而在中国,这样的互联网工具有着最多的受众。 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更容易发生一群人对一个人、一个品牌和少数人的“合法伤害权”。而性、私人言论与私人生活往往是这些“合法伤害”的导火索。对明星人物私下言论和私人生活的揭发、攻击、辱骂和传播如此,对这次“试衣间事件”中两位当事男女青年和优衣库品牌的奚落、嘲讽、窥私、人肉和转发传播更是如此。在“人情社会”而非公民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除了亲友和现实生活中的利益相关者,其他人无需被刻意善待,其他人的人格与隐私无需被刻意尊重和保护,这就是“合法伤害权”的来源。而在从第一天起就更多建立在虚拟ID和模糊身份基础上的中国“网络社会”,“合法伤害权”变得更加堂而皇之和不受追究,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有意识的网络暴力也就更容易形成气候。最终的结果,就是那些集体暴力越来越容易被滚雪球地传播,那些掩藏在面具之下的乌合之众越来越堂而皇之地消费、攻击、窥伺和摧残那些少数在社交网络上公开了现实社会身份的人,以及那些被乌合之众有意暴露了个人更多隐私,被迫公开了现实社会身份的人。 而且这种伤害,通常很难被追究,是“合法的伤害”。 在“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中,优衣库被“合法地伤害”了。现在,优衣库正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扩增门店数量,并提升大部分门店的物理空间体验——当然也包括更舒适的试衣间。但现在接踵而至的“网络观光团”冲向优衣库的微博,所要更“高级”的试衣间当钟点房。这群性冲动过于旺盛且无处安放的人从此把优衣库和一段偶然发生的私密体验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它涂上了一层极为暧昧却猥琐的色彩。更有一群道貌岸然的“营销专家”,煞有介事地分析和讨论这个事件的“营销亮点”和“现实品牌放大效果”,全然无视这种做法背后的伦理问题。 在“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中,那两个男孩女孩被“合法地伤害”了,这段视频原本应该永远躺在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手机里,永远地属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私密的记忆,但现在因为一次次充满恶意的分享和窥视,变成了数千万人的消遣对象,甚至他们本人的微博、社交网络信息和真实身份都被暴露在公众面前,为日后的生活留下难以言说的伤疤。我没法想象他们需要多坚强,才能迎接身边的怪异眼神、流言蜚语和各种莫名的骚扰,以及他们今后如何用互联网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继续他们的人生。而那些人——在消费和享受和制造这一切,没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过于残酷的暴力。 而这种暴力且猥琐的因子,就存在于所有参与到这场分享和狂欢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背后是压抑的性、扭曲的心理和残缺的人格。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种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没有人没有灵魂,每个人的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里都保留着各种形态的私隐。它可能不是一段性爱视频,但可能是对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个人的看法,某一份通讯联络表,某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的记录或某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当它有一天不慎被分享、被消费、被人肉和被营销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包括这次参与消费优衣库试衣间的人,都无从幸免。 当然,我还是建议大家学会“科学上网”,有效掌握远程手机和设备锁定,更习惯使用云服务而不是本地存储的方式储存个人视频和资料——比起大范围的互联网公司帐号和信息泄露,人为的分享和信息盗取显然更加频繁。技术和机器再冰冷,也抵不过人性丑陋一面的经常性暴露和发作。 作者:托马斯·骆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17565.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