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分钟为盲人读书,看微信如何发动线上公益

yangxuedan 阅读:32132 2015-05-19 00:29:40 评论:0

摘要: 各类公益项目,最终沦为做营销的不在少数。而微信做公益则更加务实,通过微信产品搭建平台,邀请用户为视障人士读书,这种“去中介化”的方式让参与公益这件事更便捷、更有味道。

商业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自然会进入公益领域,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都开始借力互联网的力量。比如阿里巴巴组建的公益基金、新浪的“天天正能量”等。 腾讯最近也正在为其助盲公益项目造势。微信团队在5月17日——全国第25个助残日举办了一场“为盲胞读书”的团队领读发布会。这是腾讯在2014年发起的一项针对视障群体的公益项目,第一批合作机构和企业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信出版集团、凤凰卫视、万科等,著名演员蒋雯丽也作为特邀嘉宾到场支持。 团体领读是腾讯的“为盲胞读书”公益项目在2015年推出的新项目,5月中旬正式上线。一年前就开始运营的“为盲胞读书”,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微信互动平台来录制有声内容,创作有声书籍。 据该公益项目的负责人介绍,“中国每天有700多本新书上架,但对1263万盲胞来说,这个数字为零,盲胞的阅读需求远远未能满足。”微信团队发现了视障群体阅读需求的巨大缺口,首次提出了“声音捐献”概念,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创新,邀请数亿微信用户每人捐献一分钟,合力为视障群体读书。 截止目前,“为盲胞读书”公众号粉丝超过60万;累计收到300万条语音捐献,形成超过100本有声读物;累计300万视障人士收听到项目输出的有声读物,全国100所盲校,10000名视障儿童收到项目捐献的“悦读盒子”。

技术如何支持公益

“为盲胞读书”项目自发起之时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用户规模庞大的微信,天然具有“连接”效应,将盲胞与广大捐献者的距离缩短,把公益变得更加有趣,也使得公益的门槛变低。任何用户,只要打开微信,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就可以贡献声音,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最终,盲胞受益人群就能够“读”到更多的书籍。 团体的力量,让很多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背后的技术平台让钛媒体产生了好奇。据了解,微信团队通过自有的语音识别技术,以及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大数据的运营系统,能够把整个的一个运营环节全部闭环。也就是说,将一本读物按照段落来分发给不同的用户,再把语音一个个收上来,回收的过程中将语音与通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建立的基于人类声音的标准模型加以对比,最后把最好的语音留下来集合到语音库里,建立起一个有声读物来贡献给盲胞。 

UGC资源将成珍贵资料

对于微信用户来说,要怎么参与读书呢?微信团队建立了“为盲胞读书”的微信官方账号,用户进入菜单后,只需选择“读”,即可收到系统推送的一段文字,而后对照朗读。阅读后,可以自己听取,也可以分享给好友,邀请更多人来参与。 未来,微信还会将收集到的有声书实体化,落地国家图书馆,赠给盲人学校及相关公益组织。此外,通过“为盲胞读书”捐献的声音还有可能进入国家图书馆盲人数字图书中心,成为馆藏声音资料。 微信在5月17号正式发布的“团体领读”,相比早期的读书项目引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比如聚合了出版界、公益圈、国内外NGO、实业界等社会资源。微信团队表示未来公益平台将向更多社会团体开放,下一步还会把“群组”概念进一步融合进公益产品中,微信也做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匹配。目前,用户可以通过四位领读代码,加入某个企业或者机构,与同事好友一起接力阅读,合力为视障群体读书。 “为盲胞读书”项目在启动一年之后,已经将视野拓展至全球。微信团队在发布会上还邀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加入其中,提供司法部及残障团体的法律及权益刊物。《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也被纳入了首批团体领读的书目当中,通过微信和声音,让更多的盲胞更好的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权益。 用1分钟的时间读书,微信平台的创新,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益更有想象力。(本文首发钛媒体http://www.tmtpost.com/1007828.html)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13716.html

标签:追热点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