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编辑攻略
开篇:我们今天的内容主要从标题说起,本文的标题”自媒体人如何一步步让网媒编辑喜欢你 “,第一文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做自媒体过程中一些常见的操作问题,第二,自媒体人写的文章是否能获得网媒的编辑的审核并给予在合适位置的推荐对于草根自媒体人尤为关键,因为没有推荐就预示着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受众,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苦练内功,写好内容,让这些小编们能喜欢你,你的文章能合乎他们的标准。 自媒体的前世今生 传统门户平台门户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阅读信息的方式,如果前几年门户和传统报纸等新闻媒介还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基本上可以用颠覆这个词形容对传统报业现在状态。其中原因,门户网站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互联网技术,最初的新闻来源都是报纸作为内容提供者,而这个时期的网络编辑后来的比喻是内容的搬运工,用的最多的就是复制,粘贴;随着门户竞争的加剧,这些年网络媒体的记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内容不再局限于转载,很多更有深度的专题涌现出来。但是即使这样,传统媒体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就是在内容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才资源。 最近两年视乎这种形态完全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要么转向网络媒体,甚至一些比较知名的记者另起炉灶,加入了自媒体的行业里,央视的罗胖子、光头凯等等这些有思想,有影响力的人,都在借移动互联网这个平台做着自己的粉丝经济。 移动互联网应用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完全改变,原因就是阅读信息的便捷性,有人称之为快餐式阅读,速读等等,今天我们不谈论这种方式好坏,存在有受众,就有它的魅力。以为快速阅读,因为终端的变化,新闻的内容价值体现,标题就决定了能吸引多少读者。 第一步:我们只做好标题,不玩标题党 标题党这个概念,凡是写文章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包括我们作为一个新闻的受众,也经常会看到很多新闻都是内容和标题偏差过大,标题的内容和新闻内容的不符合,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受到了欺骗。对于这种问题,平台在审核机制上是比较严格的,只是目前移动平台下,基于推荐引擎和兴趣推荐的这些平台,很多是通过技术方式完成整个新闻的推送,所以很难精确的判断新闻内容和标题的相符程度。我们作为内容的提供者,浏览新闻的人就是你的用户,如果为了短期的流量效应而欺骗用户的感受,道理大家都比较清楚。 那么应该如何操作呢? 标题制定的基本原则,我们用几个关键词概括,真实、简明,丰富,我们目标是吸引读者,但是吸引读者的方式有很多,不能有欺骗;标题的简洁性,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平台下,因为屏幕大小的因数,所以标题不能过长,现在各个平台都有一定的标准,有些平台是建议标题尽量简短,而百度百家的做法就是标题不能超过32个字节,严格界定在这个范围内;简明,不代表一代而过,因为主题一定要表达清楚。丰富,就是内容的提炼要准确,不夸大。 1、标题要能提炼主题 原标题:官方否认出台4万亿政策 明确两个不可能 修改后:中央:4万亿投资不可能 房地产松动不可能 实际上我看到这个例子的时候,对于修改后的标题,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央两个字的提炼,当然这个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因为官方也包括地方政府、某个职能部门等,但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这类国家发布的政策性内容,用这两个字就很容易的提高了整个新闻的高度,也就是标题要和实际内容结合。 2、一定要注重客观表述 如今很多新闻的标题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惊现、赤裸裸、不看后悔、改变你人生 等等 例: 吉林长白山惊现东北虎踪迹 改后:吉林长白山再次发现东北虎踪迹 第二步:内容价值实现方式 我们做的内容价值,一般情况下是根据自媒体人专注的方向,这里特指某一个行业,而不是大而全的综合类媒体平台,我们特指的自媒体人是以个人为单位行业自媒体,排除为了做流量,炒作产品的商业行为的自媒体平台。 术业有专攻,首先是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无论是科技类、生活类、两性健康类、军事等等。基本原则是如果现在还不做到在这个行业有话语权(所谓的专家),但应该也是一个行业的倾听者。 什么的方式能做到内容的价值呢? 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 贴近用户、借势效应 贴近用户,遵循的就是你的内容用户读后,能引起共鸣,因为我们不是做新闻,这里不讲究新闻所谓的时效性,我们做的内容一般意义上都是观点类、生活常识、或是一些行业解读的内容。所以这些内容,贴近用户的就要观点分明,你的观点无论能和用户引起共鸣,共鸣不一定是你的观点用户认可,也存在用户持有不同意见的,因为个我们作的内容不是传教模式的去教育用户,更鼻子多的时候,是我们讲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后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就这篇文章而言,笔者的目的不是告诉你如何做,而是通过媒体平台将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观点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这样我们才能有所收获。因为我们不是专家,也不是行业名人,更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成功案例可以说教,能将自己声音传播出去,有朋友看了,就是一种认可,如果还有那个朋友,通过留言或是微信的方式交流互动,那就倍感欣慰了。这就是个人觉得贴近用户的理解。 借势效应包括名人效应、事件效应 文章标题的借势效应,上面已经提到过了,做好标题,在保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内容中的借势决定了你的标题的借势,特别是现在朋友圈,最多的就是一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马云说、李嘉诚如何等等这类的,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因为玩标题党的群体而造成的。但是在我们的内容如果真正的引用的到了名人的观点,而且整个内容和观点的切合度非常高,那么我们用谁说,看谁如何这类的标题方式就没有欺骗用户。因为内容涉及的人知名度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大。 但是一定要把握尺度,不要戏弄用户,笔者之前就因为疏忽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前段时间王思聪针对雷军的英语秀的微博做了一个短评,这个就是借助名人效应和新闻事件从一个互联网圈外人的角度写的一篇文章。发布之后,在各个平台的累积流量和评论数量相对之前写的新闻高出十几倍,整个自认为在时间、借势上是成功的。但是就是因为之前效果,接下来的文章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转载了一篇其他平台的励志类文章,文章的标题是马云说...,也许是转载就没有去看新闻内容,而新闻内容全篇没有一个马云的字样,文章的内容是李嘉诚的一个采访归纳,文章内容是或否属实不说,就是文章标题和内容就完全不是一回事。而最让人意向不到的就是,媒体平台对这篇文章的推送量高的出奇,40几万的新闻推送,文章4万多的阅读量。而这里面呈现的问题大家就应该知道了,各位阅读者的一顿批评之声,这就是教训。因为想借势,而忽略了做内容的基本原则。 写到这里,所要跟各位朋友表达的观点即使让小编喜欢你,首先我们不能为了流量而丢掉用户对你文章内容的期待,也许一篇文章因为使用一些讨巧的手法,获取了流量,但是我们遗失的将是用户对你的观望,用观望这个词,就是我们在自媒体写作的初期,阅读者很多还是一个过客,这些阅读者是否能成为我们的用户、粉丝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后,我们只有不断的坚持好好写,好好评,也许我们才能有不断写下去的动力! 当然还有多读书,本篇文章中很多观点是因为看了搜狐前总编辑吴晨光老师的超越门户一书有感而写,现推荐大家共勉。 文/马玉华 深圳出差随笔 《局外人看圈里》关注最前沿的商业资讯,分享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案例,用局外人的视角看圈里,以从业者的敬畏做产品! 作者介绍:10年互联网行业老兵,地方门户网站的早期参与者,创立搜狐吉林门户的渠道合作模式,目前在线教育行业学习者,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也没有专家的潜质,只知道不学习,不思考,必落后于人,愧对互联网这个时代! 微信公众平台关注:mayuhua1981 欢迎微信交流:17909852
本文 中视在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13627.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