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如此厌恶鸡汤
作者:张凯达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鸡汤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贬义的词语。朋友圈里的转发,鸡汤,差评,要是有人隔三差五就发鸡汤说什么也得把他屏蔽了;知乎上的答案,鸡汤,反对加没有帮助,稍微激动一些的主儿可能还要去评论区里面讽刺一番。像一个拿着显微镜的斗士,时刻准备着跳出来如斗牛般地哈哈大笑一番。 我记得以前,也不算太久,大约是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吧,这类鸡汤还是很受欢迎的。在那个时候,我和同学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上课的时候在桌子下面翻一本新买的《读者》或者《格言》,翻来覆去的看把书皮都磨损的不像样子。那时候,我还会虔诚地抄一些这上面的例子和段落,写在作文上,有加分。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在桌子上贴了一张字条,「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贴了三年,那时我还不知道,这玩意儿叫鸡汤。 上了大学以后,用微博和微信的频率渐渐高了起来。诸如「两点之间最短的不一定是直线」「生命里最重要的100件事」等等充斥着我的timeline,这样的文章初看起来还挺不错,发人深省,但是看多了以后,总有一种莫名的恶心感。本来嘛,恶心就恶心了,我不看就是了,屏蔽了一圈以后朋友圈就清净多了。但是最近几天,我发现timeline上的鸡汤又变多了,仔细看了看以后发现大部分是小伙伴们转的鸡汤文附上一大片自己的批驳。好奇心起来,变想要看看为什么短短两三年过去,我们竟对鸡汤变得如此厌恶? 知乎上有个答案,说心灵鸡汤是「给了汤没给勺子」。我觉得这话说对了一半,鸡汤文的确没有给勺子,但是本身也不应该给你勺子。就拿那个典型的画马的例子来说吧,鸡汤的作用在于让你知道补充了细节以后的马可以变得如此优美,至于这个细节怎么补充,鸡汤文没办法也不需要告诉你。期望通过这么一副小图来掌握画马,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梦。有如禅宗里的指月之指,告诉你月亮就在那里,但是怎么走,是需要自己去悟的。
罗永浩在演讲的时候说,他当年为了当上新东方老师在山上苦学英语。为了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他去旧书市场买了几十斤的鸡汤故事,每当自己感觉读不下去了就看上几本,瞬间又觉得自己精神满满了。虽然我现在挺不喜欢老罗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对鸡汤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鸡汤这玩意儿就是麻醉剂,因为现在的人都喜欢彰显自己的理性客观,因此对于鸡汤这样的东西就显得很看不上眼,但是人总有心烦意乱干不下去的时候,看看鸡汤,打打鸡血,也未尝不是一个坚持下去的好办法。现在的问题在于,麻醉剂不能瞎打,坐在电脑前打了一天游戏或者看了一天动漫就别喝鸡汤了。鸡汤不是饭,甚至不是一碗真正的鸡汤,喝多了除了一种「自己可以变得很牛逼」的幻觉以外能增进的东西实在是有限。对于罗胖子、开复老师这样的人而言,鸡汤本身只是一种手段,但对于那些沉湎于鸡汤而又无甚坚持的人而言,鸡汤本身却成了目的。 如果你去问「如何能练出六块腹肌」,一个工具式的有用回答应该是给出每天锻炼的时间,锻炼的方式,乃至锻炼前后的食物搭配;但是一个鸡汤式的回答会告诉你,「只要努力锻炼就一定可以的!」一个更详细的版本或许会是这样的:“我有一个闺密,原来140斤,男朋友嫌她胖跟别人劈腿了;她自己也颓废,每天在宿舍看韩剧叫外卖;后来她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刚开始锻炼完简直像死了一样,但是一个月以后就渐渐习惯了;现在她体重100,找了个帅气又多金的男朋友,整个人也变得非常阳光;我简直不能想象锻炼能给一个人带来这么大的改变。”这段话除了长了一点以外和前面那句「只要努力锻炼就可以了」没有任何区别。它对于一个已经知道要怎么锻炼只是暂时有点颓废的人可能能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但是对于一个想要知道到底「如何练出六块腹肌」的来说却不过只是一堆废话而已。 这种将一切问题归结为「努力问题」的做法很显然将问题简单化了,这恐怕也是鸡汤文为什么会这么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它通过不全面的事实给人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希望,而现在的人是如此迷茫和浮躁以至于这样的希望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通过一系列模糊化的言辞,它让大部分人都能对此产生共情。比如说下面这句,“你明明知道你需要放手却放不下,因为你还是在等待不可能的发生,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什么叫「放手」?什么时候能够确认「不可能」?概念的模糊性带来的就是方法上的不可操作性。就好像星座,每个人都知道它的荒谬,但是看描述的时候却总觉得和自己还是蛮相近的。以共情取代逻辑,这是鸡汤文最大的缺陷。 但我认为这恰恰也是鸡汤文的价值所在,它本身不是要给你提供勺子,而仅仅是给你闻一闻鸡汤的香气,激发你自己去寻找勺子的动力。就好像抗美援朝时期,那些长篇累牍的论证最终就浓缩成了八个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值得推敲,但是这八个字胜在简单、直接、符合人的心理预期,因而起到了极大的政治动员作用。你写一篇万字长文无比理性地分析抗美援朝的得失,准确性上当然大大地高,但是对一个普通士兵而言却没有那短短的八个字来的激动人心。 话说回来,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鸡汤文感到不满呢?第一是因为鸡汤往往用力过猛,让你觉得「我也可以像那些人一般成功」,当你努力了,发现自己也没成李嘉诚,没成李开复甚至没成罗永浩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被鸡汤文耍了。当然还有更多的人,看了一篇鸡汤,燃起三分钟的热血,然后又重新坐回到了电脑前;过了一礼拜,又看了一篇,再次信心满满;如是者三,奋起而摔书,“什么破玩意儿,都是鸡汤罢了”。 第二个原因也许是因为鸡汤文为了起到口号式的宣传效果选择性地挑选了事实,用了一些不伦不类的类比,或者干脆犯了一系列的逻辑错误。常见的鸡汤套路是拿个例说事儿,这就显然犯了逻辑里以偏概全的谬误。譬如说下面两个例子: 第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某公司求职,老板说,千万别去推公司里一扇门,大家说好。然后老板也没解释为什么,说自己有点事情马上回来,就把一群人晾那儿走了。然后那个年轻人去把门打开了,里面一张纸条:你被录用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敢于尝试。 第二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帮一个老人看住一个什么东西,老人说不能打开,也没解释为什么,然后年轻人就老老实实没打开。老人回来,对他狡黠一笑,你没打开吧?你真是一个好青年,给你几百万之类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信。 单看这两个故事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鸡汤的作者试图总结出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因而这样用孤例论证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每个人做选择时的边际条件都不一样,孤例几乎没有任何说服力。更腹黑的一点的推测是这个青年无论如何都会交好运,因为他老爹是大老虎,老板和老人会想讨好他。类似的推测可以做无限多,但是没有给出任何适用条件的结论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另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可能有下面这些。 1. 因果倒置。比如说发现成功人士大多热衷慈善,然后得出结论要成功就要做慈善。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是因为成功才有精力和财力做慈善。 2. 错误类比。比如最近有篇很火的文章叫「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是直线」,大概意思就最速降线的理论类比人生选择,只要路线选对了什么时候都不晚。我觉得钱江灏兄评论的很好,这种就是典型的瞎类比,那是不是可以解读成人堕落的总是一样快呢?何不找一条「最速升线」出来? 3. 诉诸情感。网上有人总结过鸡汤文常见的词汇,诸如“在惊讶之余、感恩、泪水、安静、午后的房间、一位修女、殷切的目光、轻轻地转过头去、愧疚、充满泪水、幸福、圣洁的光芒、永留、深信、鼓起勇气、平凡、哭了、挚爱、力量、永远不会忘记、尊敬、不灭、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罕见、颤抖的声音、榜样、瞬间我的眼睛模糊了、鼓舞、沉默了片刻……”等一系列模糊的、情绪化的词汇,使得受众未经仔细思考就接受某种观点。这在心理学上面称作「晕轮效应」。 诸如此类的谬误还有很多,任何一本逻辑入门书上都会有很详尽的解释,我就不再赘述了。这些错误也许说明了为什么心灵鸡汤在被很多人喜欢的同时会被那么多人所厌恶,因为觉得作者这是在鄙视读者的智商。然而回想起来,我们小时候看的童话,要是以严密的逻辑去审查,不也是漏洞连篇、说教味十足吗?真说起来的话,那不就是幼儿版的心灵鸡汤么?也许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能够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谬误。但是何妨把这些鸡汤就当作童话看,用去标签化的方法去阅读,这些鸡汤,哪怕是矛盾的鸡汤,也会让人心头一笑。就好像前面说的那两则年轻人的故事,不正表明了两种方法都能成功么?我们不愿意向孩子说出童话的虚假,正是希望他们对世界怀有一个美好的希望。读到鸡汤,去掉那些绝对化的结论,不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可爱的世界么。逻辑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时刻用逻辑来审查世界未免显得不太可爱。我愿意了解这世界的极黑暗,但我也愿像李海鹏说的那样,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 话说回来,很多人之所以讨厌鸡汤,不过是因为这些故事看起来实在太没有逻辑。君不见知乎众人口喊着反对鸡汤,但是每当出现匿名用户讲故事,票数总是哗哗的往上涨么。人总是倾向相信这世上是有善的,有美的,正义是有回报的,这也许是几十万年间人类为了合作建立的一种心理机制吧。只要这种柏拉图式的幻想没有终结,鸡汤就一定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内继续存在而且蓬勃发展。 用一句鸡汤作结吧。90%的人看完鸡汤依然坐在电脑前,10%的人出去找勺子了,最后只有1%的人成功找着了勺子,也只有他们有资格说,“恩,这鸡汤尝起来,味道也就这样嘛。” 来源:简书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1220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