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新媒体,记得捡起节操

市民王叫兽 阅读:44334 2015-04-04 02:12:36 评论:0

在全国人民热切期盼清明3天小长假的前夕,《人民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发文,剑指网络新媒体剽窃重症、标题惊悚等“七种病”。网友开玩笑称,这是“不治就要让你过节”的前奏吗?但愿明年这个时候再来看今天的这篇文章,就能给这“7种病”上柱香,给它们好好过个清明节。

虽然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确实不能否认,《人民日报》剑指网络新媒体“七种病”,一点都不夸张。前几天,我订阅的微信公号推送一条新闻时,我真的被它的标题“惊悚”了一下。

“惨烈现场!邯郸高速15辆车duang duang duang,2人当场死亡”。点击标题打开新闻页面,3月20日7时,大广高速邯郸大名境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2人受伤,15辆车不同程度受损。事故原因初步确认为突发大雾导致能见度急速下降。新闻页面里也配了一些现场照片,大货车、小轿车堆砌在一起,惨不忍睹。但就是这则“duang duang duang”的新闻标题,让人很受刺激。

一场交通事故,尽管伤亡人数不算严重,但毕竟是一场悲剧。为了吸引眼球,“惨烈现场”和“duang duang duang”这样的网络用语搭配,是为了形容什么?难道是为了呈现15辆车相撞时的声响么?推送这则新闻的微信公号隶属一家报业集团,这个微信公号也是专业的媒体人在运营维护,可惜这样一个标题,一下子破坏了它的专业性,更不可能让人去体会媒体在报道这起交通事故时本应持有的悲悯情怀。

一定程度上说,标题也是新闻的“颜值”,受众会不会点击网页多看几眼新闻,也取决于标题“颜值”的高低。“颜值”高的标题未必一定要惊悚或者断章取义,但网络媒体有时候为了“取悦”网民,吸引流量,标题故作惊悚并不少见。

前几天,知名网友留几手在新浪微博里炮轰网易新闻“转载文章篡改标题”。原本题目是“给孩子一个可选择的人生”,结果被改成“有钱才能教育好孩子”这种明显断章取义、挑拨大众的题目。有网友更是添油加醋揶揄网易:网易要做“有态度的新闻”,被改后的标题与原标题相比,明明是“更有态度”了么?

新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罢,公信力永远是它的第一生命。遗憾的是,依托互联网而诞生的媒体形态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使得媒体内涵有了极大的扩展延伸,为吸引流量争取用户,“标题党”对媒体生态的毒害却日益严重。有些时候,“标题党”的生成也未必全是恶意,比如把交通事故和“duangduangduang”联系起来,“duang”是这段时间的网络流行语,媒体有捕捉新事物的天性,新事物往往又流行在“社会前沿”,在很多媒体人看来,也许只有迅速捕捉到这些流行的东西,并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才能证明自己不落伍,甚至以此来标榜自己身处新媒体时代中的“新”。在盲从于流行事物的时候,却忽略了一味强调和新事物的结合,是否伤害到自己本身应持有的特质。

“标题党”的盛行,当然和媒体从业者的浮躁有关。一旦媒体从业者浮躁,伤害的远远不只是“标题”,新闻真实性也会被戕害。同样是《人民日报》列举的例子:3月18日晚上10点左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新媒体账号抢发了一条由16个英文单词组成的消息,称李光耀逝世。国内的微博、微信和一些媒体客户端随即开始推送“李光耀去世”的消息,一些门户网站快速推出相关专题报道,一时间满眼“追忆”。但仔细查看这些新闻,所有的消息源都只是简单的一句“据外媒”。事情很快发生反转,一些抢发转发的媒体纷纷道歉,声称消息有误。短短20多分钟的时间,一条虚假新闻可以在全球媒体引发集体乌龙,至少在中国的几大商业门户网站,除了腾讯以外,都不幸“中枪”。新媒体的“时效崇拜症”可见一斑。

抢时效是媒体天然性使然,但抢时效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只抢时效而不顾及新闻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盯着“时效”二字,“真实”的价值排序往往被置于“时效”之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媒体过于功利的表现。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传播新闻时似乎更注重品牌效应的塑造。网易新闻一度成为受到网民欢迎,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有态度”的口号,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更喜欢“个性化”的新闻产品。网易是“有态度”,腾讯是“事实派”,这些商业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制作新闻产品时无不仅仅围绕它们自身定位的新闻理念。无异于比较“有态度”“事实派”理念的高低,不同的定位体现他们不同的偏好,这也是“个性化”的必然驱使。但是,无论怎样的品牌打造,公信力才是核心价值。一旦公信力下降负面事件缠身,品牌价值也难免沉入谷底,甚至造成用户流失。

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从哪里来?依然可以从人民日报列举的新媒体需治“七种病”中找到答案。守住底线不媚俗、内容原创不剽窃、标题不玩惊悚……,等等。这其中,内容原创比重大小、版权意识是否强烈,也直接影响着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以版权保护为例,近年来媒体领域的版权纠纷并不少,去年6月,刚刚完成融资的今日头条被国内多家媒体起诉侵权,紧接着7月,经济参考报诉网易著作权侵权案一审胜诉……

移动新媒体时代,“节操”也是一个常常被拿来调侃的词儿。大约在五年前,我的一位朋友从报社辞职到一家网站做论坛。那时候论坛多少还能聚集人气,朋友豪情万丈想干出一番天地。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但大家也都知道,转型,远远不是换个工作那么简单,“思维”一定是要转换的。私下聊天时,免不了和朋友开玩笑,做论坛,你可不能再端着架儿了,一定要放下“节操”啊!

五年前,在网络平台上“放下节操”还是一句玩笑话,而现在“抛弃节操”似乎已经成了显规则。物极必反,成为显规则的同时,网民反而又注意到了“节操”的重要性,否则,网易也不会因为篡改标题、版权侵权等事件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人民日报列举的新媒体“七种病”也好,还是媒体领域种种纠纷也罢,一个不变的事实是,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媒体,永远不会成为真正受人敬重的媒体。

作者:陈方 专栏作者,资深评论人

本文 微商货源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51569.com/a/10848.html

标签:新媒体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