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90后创业,老俞别忙拍砖

市民王叫兽 2015-03-05 37564°c

摘要 : 老俞,曾经奔流热血的少年,如今变成拍砖大爷?

因为新东方老俞在两会时的发声,年轻人创业问题又摆到了公众面前。纵然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老俞也再度创业,变身为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天使投资人。此番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俞道出惊人之语:自己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95%没有创新,大多都在进行模仿拷贝。

近两年的光景,创业问题猛然间成了香饽饽,只要是跟创业挨边的或沾上了个毛边,都能轻易引来各路拥趸,贝塔、3W、车库等都成了声名显赫的创业聚集地。2014年,仅覆盖亚洲地区科技报道的TechinAsia就写了约200篇关于中国创业公司的报道。

随着90后陆续进入社会,全社会整体创业氛围渐浓,90后的创业自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像开情趣用品店的马佳佳、脸萌CEO郭列、超级课程表的“霸道总裁”余佳文等90后创业明星,一次次都赚足了民众的眼球。

90后创业,需要怎样的创新?

一部《中国合伙人》激发了无数人的创业热情,作为其中的故事原型,老俞创办新东方的桥段也为更多人所认知。而如今面对老俞关于年轻人创业“缺乏创新、延续模仿拷贝”的拍砖,笔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吐槽。时过境迁,曾经奔流热血的少年,如今变成拍砖大爷?

实际上,老俞此番拍砖已不是头一遭。去年创立“洪泰”基金时,纵然基金关注传媒、文化、教育、娱乐,以及高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天使和早期项目等诸多领域,纵然每天都有五六个项目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老俞的视野,老俞还是抱怨“就是没有一个可投的”。按照老俞的观点,可投的项目要有颠覆性、创新性和先锋性,他所要关注的是能扭转‘山寨中国’局面的创新创业!作为风投,当然是要把项目的回报放在首位,创新性、颠覆性也理应是创业项目存活和发展的内核动力。但对于90后创业者而言,一开始就背上僵硬的创新教条是否太过沉重?

去年年底关于滴滴专车的处理,把上海市交委推到前台,继而引发对上海为何出不了马云的各种开扒,其中就包括对上海格式化的制度规范的吐槽。罗胖在新一期《罗辑思维》中,关于日本为何20年经济停滞不前、错过互联网大势,就归因于社会太温情、条框太多。

国内新一轮的创客文化才刚萌芽,与30年前改革春风沐浴的创业潮所不同,刚走进创业队伍的90后,大多数创业项目都与互联网有关,且处于上一代企业家与年轻创业者交班的关口,太多的条框只会带来不同年代的创业观念的割裂。上一波创业大潮诞生的如腾讯、百度等大鳄都逃脱不了Copy to China的模式,眼下移动互联的深度侵袭,连老俞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大鱼吃小鱼”将成为通用法则,给90后创业者过多强调枷锁,岂不太重?

数据失真,老俞拍砖手下留情

按老俞的意思是,他所看到的90后创业项目,95%都是不及格的!也有文章针对90后小鲜肉创业的虚火进行反思,论述90后创业者的光环是宣传和媒体报道制造噱头和看点的结果。照此而言,风投界从此要树立一项信条:珍爱生命,远离90后创业者!而实际情况果真如此不堪?

90后与互联网几乎同时诞生、一起成长,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90后是最早浸淫其中的人。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主体,如马化腾、马云也不得不重视90后人群。当90后遇上颇为严肃的创业时,情况也是这样的:余佳文,1990年生,产品“超级课程表”覆盖全国3000所大学,拥有1000多万注册用户;高阳,1990年生,入选《福布斯》30位U30创业者榜单;孙宇晨,1990年生,公司为国内首家从事分布式清算协议系统研发的企业。扎克伯格在Harvard宿舍开发CourseMatch程序时因灌爆服务器而被校方关停,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一路被骂过来的。

诚然,因为缺乏经验和资源,90后创业的整体成功率并不高,从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数据可见一斑: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10%。而按照老俞的计算,仅有5%具备拿到天使投资的资格。暂不论老俞的这个数据是不是主观概算,可要知道即便如硅谷,同样会有条法则:90%的创业企业会失败。一般而言,创业项目从拿到天使投资到上市IPO,期间成功的几率是几万分之一的境况。即便是走到A轮风投这条“生死线”,也是3%~4%的几率。老俞强调无创新95%数字的大,着实有刻意之嫌。另一方面,创业成熟如硅谷,其成功的奥秘也并不完全在于创新创意的盈余,更多的是如咨询、风投资金、创业氛围等完备的创业孵化体系。

微信公众号:kexuedefan

本文首发于百度百家

标签:
市民王叫兽 5569文章 43评论 主页

资深媒体人、蓝鲸日报创始人、互联网俱乐部创始人

  用户登录